《荣辱观百题问答》92.


 

《荣辱观百题问答》
 
 
92、为什么说艰苦奋斗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
 
【答】古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要成就一番事业,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才能终成大器。艰苦奋斗是青少年健康成长,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由之路。“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古今中外的历史都证明,青少年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人民奉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必须具备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和优良作风。我国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奠定了著书立说的厚实基础,因直言进谏而遭宫刑,却因此更加发愤著书,靠艰苦奋斗创作了名震古今中外的史学臣著《史记》,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流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3岁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他的成功经验是:“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晚唐诗坛明星李商隐感慨地说:“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扁鹊是我国2400年前的大医学家,他没有进过学校,青年时期,为了糊口在一家客馆里当杂役。后来他拜良医为师,刻苦学习,反复钻研,经过10多年的勤奋攻读,实践,成为战国时驰名各国的良医。革命导师马克思为了探求真理,用了40多年的时间,阅读了1500多种书籍,终于完成了宏篇巨著《资本论》,他的体会是:“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青少年正是学习阶段,必须牢记:“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道理,以闻鸡起舞的精神,学习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毅力,迎难而上,勇往直前,成功的大门必然会向我们打开。谁要是难而生畏,企图在学习上“抄近路”,“走捷径”,“找窍门”,那将使他永远一无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