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我与北大
四年北大求学生涯,在我思想意识和精神世界深处刻下了永不磨灭的烙印。工作期间,由于万科所具有的独特的北大氛围(除了我和郭钧之外,跟我们同时期进入万科的北大学生现在还留在万科的有担任集团总经理的郁亮和副总经理的丁长峰等人),也进一步强化了这方面意识。我身边的朋友大多都感觉到我身上的北大味是比较浓的。曾经有一篇对我的采访,主标题就是这么写的:“北大的、万科的、盖房的”,还是把北大放在第一位。北大教育对我们的影响一言难尽,这里主要讲两个方面。
理想主义与创新精神
60年代出生的我们,从小接受的就是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的教育。北大文化中治国平天下的精英意识、顶天立地的精神境界、高瞻远瞩的思想意识,通过80年代的文化大讨论,极大地强化了我们的理想主义意识。我们有幸接触到的那些令人敬仰的泰斗级的老师,包括费孝通、雷洁琼等大师们的言传身教,也对我们的人格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我们的意识中,北大学生是不应该只为自己、而是应该为天下人活着的。同时,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主动追求变革和创新的北大精神,也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思想意识。这些东西构建了我们基本的价值观,并深刻影响了我们的行为方式。我们在行业、在市场、在单位、在项目中的行为和表现,处处体现了这些价值观念的影响。
理想主义,使得我们即使是在一个小小的事业平台,比如一份企业内部刊物、一个偏远的郊区项目上,都会不甘平庸、以小见大,致力于追求普适价值和远大目标。这种理想主义精神,经常会使我们激发出巨大的潜能,迅速在市场中由小到大、由弱变强、最终脱颖而出。《万科周刊》以小小企业内刊之身而引领市场经济的风气之先,我本人仅因救活做好一个远郊的地产项目而被媒体称为地产界的“京城四少”和地产业的代言人,内在原因多源于此。创新精神,使得我们在市场竞争中,能够不断推陈出新、引领潮流;在经营管理中,能够经常战胜惰性、自我超越,从而引导自己的企业和项目经历一场又一场的残酷淘汰而保持勃勃生机。我总结自身经营实践提出的“创新是有风险的,但不创新就是最大的风险” 的观点曾经被媒体列为“林氏语录”广为传播。多年来,我更是屡屡得益于自己在地产项目和建筑产品上的不断创新,因地而异、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已经成为我开发项目的三维定位理论。
当然,总结以往的实践,我也发现,过度的理想主义,容易流于空泛,加大目标实现的难度和风险,埋下挫折和失败的隐患。所以理想主义还要和必要的务实精神相结合,要结合自身资源条件设定好阶段性目标和实现步骤,善于积小胜为大胜,所谓既要顶天,还要立地。而对创新精神,则要在勇于坚持基本战略的基础上,深入研究市场接受度,把握好分寸和尺度,降低创新的风险和成本,要做先驱,不要做先烈。
精英意识和平民精神
精英意识和平民精神是北大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之一。表面上看这两者有些矛盾,其实是浑然一体的。费老、雷老这些大师,做的不是轰轰烈烈、影响国家民族的大事吗?但他们待人接物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完全如同论语上对孔子的评价:夫子,温良恭俭让。北大有一批这样的大师,他们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高山仰止、名垂青史,但同时他们也普普通通、平平凡凡、真诚朴素、温和文静。学识的高远和人格的平和一体两面,这就是我眼里真正的大师。他们身上,就是精英意识和平民精神的典型体现。在北大从这些大师受教之后,我获得了足够的高度,因此不再可能迷信和崇拜任何权威;但同时,我也有了足够的自知,因此一生都不会癫狂。
北大留给我们的精英意识,不是自以为是、高高在上的意识,而是建立在理想主义精神基础之上、超越个人功利的思想意识,是在有益国家社会的时候敢为天下先、勇于承担责任,但在个人欲望和个人修养上保持高度克制的意识,是在社会公平问题上能够打抱不平,注意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有大局观和公益精神的意识。在这种精英意识的影响下,在有益社会、有益行业的事情上,我们经常会当仁不让、敢作敢当,具有常人所不具备的勇气和力量,从而也在社会和行业上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和影响。
我刚入地产圈的时候,去参加一些行业会议,本来自居新手,诚惶诚恐地打算好好向同行们学习学习,结果刚出场就被邀请讲话,一讲话就被当成主角,一次成了主角后面就一发而不可收,包括后来成为很多房地产论坛的重量级嘉宾和很多专业地产讲座最受欢迎的讲师,其实最初都是源于一种当仁不让的意识。我自己的个性,本是不喜欢争强好胜的,但碰见这些场合,一看会场气氛不好,或者发言者实在是谈不出什么有价值的观点,这时候只好该出手时要出手了。在办刊物、做产品、做营销等等方面,很多都是毫无经验的第一次,但由于精英意识的影响,通俗地说就是高标准严要求,所以往往是定位很高、出手不凡,结果经常是一炮打响,甚至大红大紫。
精英意识,使得我们勇于创新、长于领跑,在市场中,这是通往成功的重要因素。
而平民精神,又使得我们学会克制、保持理智,学会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这些,又是保持长寿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我在厚土的企业理念上这样写道:企业做大难,做强更难,而做久,是难上加难。要做久,就一定要有厚土。土厚才能根深,根深才能叶茂,根深叶茂才能长成能经历百年风雨的参天大树。
作为百年老校的北大所给与我们的可谓多矣!
智慧启蒙和心灵历练
作为一所精英云集的名校,北大浓厚的学术氛围和良好的教育环境给了我们优越的智慧熏陶,在这方面,北大学生堪称天之骄子。但以我个人体会,作为天之骄子的北大学生,由于长期过于成功和顺利的环境,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和体会在深度上可能存在缺陷,也容易存在清高、孤傲等性格弱点。这些问题如处理不好,在社会实践中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回想自己这二十年的职业生涯,这样的现象不时出现,教训也是深刻的。对希望取得事业成就的人来说,在社会大课堂上经历一番痛苦的心灵历练是非常重要的。逆境和挫折的磨练往往才能真正让人成熟,并产生强大的心灵力量。当然,也有不少人在巨大外力的锻压之下变了形,失去了原有的信念,在适应社会的同时失去了自己,这很无奈,也很可惜。所以,既能顺应社会规律又能保持自己信念的人生,就是一场有更高难度的挑战。愿我们都能成为这方面的成功者,在无愧于母校的同时无愧于自己的人生。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