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中标太阳能下乡,怎么办?


 

 
时至今日,太阳能下乡仍然是太阳能光热产业的热点,从厂家到经销商群体,各种判断和预测纷起。作为长期致力于新能源产业的专业品牌营销策划机构,智诚灵动对此也组织了专门的调研分析。

从市场层面来看,太阳能下乡目前还处在前期的动荡筹备中,真正的影响还未闪现。大多数中标厂家正忙于招商、备案、培训,新的竞争格局虽已在厂家层面呈现,但对广大经销商还是“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大多数还在选择、观望或者,酝酿。

这是一个各种势力碰撞、各种利益纠葛、各种观点并起的时期,趋势和现实,保守和激进,留恋和改变,退却和坚守,都面临一个决定各自未来的选择。但无论如何:2009年,太阳能下乡,将成为太阳能产业发展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和分水岭;太阳能下乡的四年,太阳能产业或将从春秋乱世到江山一统。

在这样的拐点上,未中标太阳能企业应如何应对,成为许多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智诚灵动认为,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期,首先要明晰战略,给相关利益者以未来和方向,坚定信心。辩证的看待机遇或危机,在危机中看到机会,综合企业内外部环境、实力,做出调整。

1、退出太阳能行业。对于太阳能行业信心不足,实力不足或者无志于此的企业而言,退出也不失明智。

2、转型做其他厂家的经销商。规模小、实力弱、资金不足,而且市场局限于某个小区域的地方品牌,将最先感受到太阳能下乡对其造成的影响。如果转做其他厂家经销商,因为拥有成熟的团队,对当地市场和当地资源拥有优势,而且摆脱了生产产品的负担,或将获得更大的发展。

3、细分目标群体,做有特色的企业。产销量尚可,存在一定研发、生产能力的企业,可以采用聚焦战略,集中有限资源,或者专盯工程市场,吸收工程人才,研发、制造工程产品;或者专攻太阳能供暖;或者区域为王,成为某个区域的最强势品牌。一定要在此时打造属于自己的竞争优势,并不断强化。

4、给大品牌做代工。随着竞争的日趋加剧,营销的费用必将大大增加。此时专做代工,也能长期赚到自己该赚的利润。

对于有实力只是暂未中标,而且志存高远的太阳能企业,则需要在战略上更加坚定,调整并优化战术,稳定现有渠道,稳定员工信心,以更积极的心态和更有效的措施拓展渠道,备战明年的太阳能下乡招标和能效标识,还可赢得未来。

1、信心和意志比黄金更重要。套用温总理的话,此时太阳能企业的经营者,冷静分析市场大势,不仅要稳定渠道,给渠道信心,更要给内部员工,上下游产业链、供应商信心。毕竟太阳能下乡,受各地方政府影响,用户观望,宣传力度不够,备案复杂,经销商队伍积极性不高等多种因素影响,对市场的影响短期不会太大。而且,对未中标企业的经销商而言,短期不中标,不开发票,利润不会下降,短期内会保护经销商的利益。

2、稳定现有渠道,积极拓展渠道。如果说太阳能下乡的过程,就是太阳能行业品牌化的过程,那么最先品牌化和最先感受到升级的,就是中标企业的经销商队伍。对流通企业备案要求的能开发票,单机利润下降,以及经销商群体面临对外品牌化化、对内公司化经营的压力,都会暂时带来利润降低的短痛。虽然从长期看,有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但必然会带来部分经销商的抵触。而这,对未中标企业而言,反而也是一个拓展渠道的机会。

3、多种措施并举,提振品牌势。如果允许,企业在此时可采用短时间不盈利的策略,加大招商、定货政策力度,下沉渠道,加大终端活动力度,给予人员、物料等支持,扶持标杆市场,趁中标企业忙于备案、培训之际,不断在市场造势,让用户看到实实在在的优惠,成为当地市场的名牌,或可获得奇效。

通往罗马的路不只一条,对于未中标太阳能企业,只要统一思想,愿意坚持,太阳能下乡未必就是一场浩劫,因为,太阳能行业区域不均衡的发展和中国庞大的市场,还存在很多机会,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