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博客营销失败因素剖析(6)


企业博客营销失败因素剖析(6)网络经济的发展,促使很多企业为了知名度,顺势利导推出企业博客,以此搭上web2.0的潮流,通过与网友无形中的互动,来增加企业的能见度、增加产品的营销收入,但往往却有许多失败的例子,最后的结果是企业本身未蒙其利而先受其害。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本身的短视近利,企业主或从事网络营销、规划、分析的人员仍然将思维停留在过往的脚步,甚至连IT专业的人员本身也只愿意停驻在现有的技术范畴,害怕并且畏惧接触新的领域和知识。

一、企业博客营销失败因素剖析(1) 包装太华丽    二、企业博客营销失败因素剖析(2) 欲速则不达

三、企业博客营销失败因素剖析(3)企业高度近视 四、企业博客营销失败因素剖析(4) 留言变流言

五、企业博客营销失败因素剖析(5)流动式摊贩

六、我地盘我做主

web2.0并非只是一些技术或架构如AJAX、WebService、blog…等,而是一种概念,必须要实现出来的概念,若是企业内的IT、网络营销、企划人员都缺乏学习新知识、接受新观念的动力,当然只能在原地踏步。也因为缺乏这样的创新,所以会做出让人反感的企业博客。

web1.0的时代的确是以企业主为中心,互动的模式在于下载、阅读,web2.0的互动模式在于上传、分享,主体不在是企业,过往强调的是企业的主体营销,也就是流行语“我的地盘我做主”,大量的电子报、EDM,由企业决定要让读者知道什么信息、塞给读者什么样的信息。

2.0的时代若还是停留在这样的思维,当然不会成功,2.0强调的是使用者的经验、使用者的互动分享,诸如wikipedia、kimo knowledge,企业主提供的是交流平台,佐以适当专业知识分享,主体是网友、是众多的使用者,由网友间彼此创造及分享知识,由网友决定我要知道什么,而并非像以往的企业心态:我是出钱架设平台的人,我要放多少广告、我要营销多少商品、我要给你看什么都由出钱的企业决定,那种老大心态当然不可能成功。

企业博客不同于一般个人化的博客,个人博客强调的是强烈自我风格的展现、突显出个人的不同领域的知识交流,但企业博客多半有隐含商业目的,因此要审慎的以知识交流作为基础,其次才是商业的推展。

博客平台主体是网友,由网友创造话题、建立知识库,分享的聚合,形成一股力量,或以其为潜在的客户,做适量的营销。企业内的专业人员可加入讨论主题,参予讨论,并以企业本身累积的专业知识,做让人信服的回答,让人先体会到企业的专业性,成功的专业性建立之后,再去谈商业的营销。

【经典案例】

IT专业博客或分享知识平台,诸如blue shop、Microsoft Development Network Forums、Microsoft TechNet Forums,都是以专业的形象建立客户或使用者的信赖,以Microsoft TechNet Forums来说,微软的商品不下千百种,但在微软技术知识平台中,除了角落的链接可连回微软主网外,并未大幅的推销微软IED、OS、DB各项商品。

因为这是以专业为导向的平台,其完整、清晰、专业的风格让人产生信赖感,自然会对其产品衍生出兴趣,再至其主网或相关网站搜寻相关产品的细节,使用者也因为有这样的交流平台的存在,更增加了对商品购买的安全感和信赖感,因为在知识交流平台中可以获得相关知识、使用方法、甚至有微软专业人员会加入并参与讨论或提供解决方案。

转载请注明原作者新智诚和原文地址。新智诚是博客经济研究和商业博客策略专家,也是注册商标。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