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经济发展模式(条件篇):区位


2.2.2 区位 

区位是一个地理学和经济学共用的概念。区位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地理位置,但更多强调其所处的经济环境和代表的经济价值。

建立特区的政策,使华南成为投资热点,纯地理位置是先天的,如芜湖地理座标为东经11921分、北纬3120分,纯地理位置千百年来不变。但是人为因素可以改变或者创造地方经济的区位。以芜湖为例,试举如下:

第一,特殊政策。如建立特区的政策,使华南成为投资热点,深圳就是一个典型。改革开放前,深圳所在的区域只是一个渔村而已,但建立经济特区后,由于实行特殊政策,各方面投资蜂拥而来,新技术新产品也纷纷以深圳为基地或窗口,使深圳呈现出全新面貌,它周围的城乡也因深圳而使良己的经济地理位置发生重大变化,珠江三角洲成为对外开放的代名词。实施浦东开发战略,使上海成为又一方热土。1中央设立重庆直辖市后,国家决定以武汉为试点开放马彩,武汉成为香港、澳门以外唯一得到国家批准经营马彩的正规赛马场,以赛马场为核心3.5公里半径范围内的地段交通、商业、餐饮旅游住宿、地产、传媒、基建等配套行业都能受惠,武汉的区位优势不但没有因设立重庆直辖市而降低,反而有了新的特质。2以芜湖为例,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国家关于开发浦东的政策、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中央在2004年年初首次作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决策和安徽省“呼应浦东,开发皖江”的决策,芜湖的地理位置具有了新的经济意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芜湖“不是东西”的说法。本世纪初,我国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到了一个关键阶段。从全国一盘棋来说,条件好的地区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开始出现良性循环。2003年广东经济总量到了13千亿,2004年增长16%,一年增量达3000多亿,相当于中部有的省的经济总量,而且发展的势头还在加速。而西部和东北在国家政策的倾斜下,也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而中部呢?从区位上说,中部不东不西,不南不北,在东南西北的夹击之中,在一轮轮的政策调整中,盘盘落空,广大像芜湖这样的中部城市最终落到一个“不是东西”。从区域经济看,中部地区正面临多面击的被动局面。随着中部崛起提出并且迅速提升为国家发展战略,芜湖的地理位置重新赢得了优势。芜湖地处长三角西北部,紧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作为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纵深腹地,具有区位、交通、人力资源和产业等诸多优势,接受长三角的辐射有近水楼台之利。近年来芜湖招商引资的内资项目中,来自长三角的投资占70%以上;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1/3企业和1/3投资来自苏浙沪,各县区工业园中有一半以上的投资来自长三角地区。

第二,借助他物。比较明显的,一是借助交通设施与工具,如通过高速公路、人工运河、港口、空中航线等将自己与发达地区和世界连接。芜湖是一座区位优势明显的交通枢纽城市,在总结自身对外开放的教训时,意识到我国对外开放呈梯度推进态势,由沿海开始的幅射逐渐减弱,越接近辐射源的地区,接近辐射越快越强;提出面向东部发展的战略,将芜湖与上海、长三角连接,就是与国际市场连接。航空,芜湖主要依靠的是58公里外的南京禄口机场,二者之间仅为1小时的车程,有205国道和高速公路相通。铁路:芜湖境内有芜宁、芜铜、皖赣、淮南、宣杭五条铁路干线交汇联接,向外可通达全国各地的火车站,而芜湖公路铁路两用长江大桥的建成更是使长江南北的交通快捷方便。宁安、京福等4条快速铁路和4条铁路扩能电气化改造项目,加强以芜湖为枢纽的铁路站场建设,建成后实现铁路2小时到上海、4小时到北京。公路:芜湖是华东交通中心,318205国道穿境而过,沿江高速、合杭高速在此交汇,芜湖至江苏溧阳的高速建成后实现公路3小时到上海。港口:芜湖港是长江溯江而上最后一个万吨级深水良港,年集装箱通过能力将达60万标箱,远洋货轮直达46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台湾)。芜湖距南京、合肥机场均仅1个多小时车程。二是借助产业,就是让自己的产业与发达地区对接,或者提供原材料,或配套补充,并经过这种初级的对接向高层次对接的方面发展。如芜湖,鼓励东部企业在芜湖设立研发、营销中心。加强与有技术、有品牌、有市场等优势的东部企业的联合和嫁接。同时,以满足长三角市场需要为目标,加快无公害绿色农产品和生态苗木的生产,加快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供应基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第三,文化创造。即通过非经济方式与发达地区对接,如建 止采种包括经济在内的友好合作关系;通过建立“窗口”,展示自 已,借船出海,早期有设办事处之举,近来则有建大学分校之举 (如深圳建立北京名牌大学的分校、湖南将高校迁至沿海等,芜湖市委党校在长三角发达城市异地教学);通过既有的人际关系,开展合作。此外,建立旅游区也是对接的一种方式,因为大多数发达城市缺乏旅游资源,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如果能与发达城市形成比较稳定的旅游联系,有可能提升彼此间经济联系的层次。从芜湖的实践看,在人才培养上:选派中高层领导干部赴长三角地区挂职锻炼;以项目聘用、任务聘用等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引进长三角地区尤其是上海、南京等特大城市的科技人才;与长三角地区高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发展壮大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加速引进和培养一批芜湖急需的专家与实用型人才。同时,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的科技资源优势,筛选了一批关键性的技术,以委托、招标、转让、承租、参股等各种形式,引导企业与长三角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业开展技术合作,联合建立科研基地和成果转化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在市场接轨上:支持长三角商贸龙头企业到芜湖拓展市场,建立产业加工基地、商业设施及大型配送中心;引进长三角先进的流通业态和经营模式,改造提升专业市场;大力吸引长三角各类中介组织,包括金融、市场咨询、建设监督、招投标、会计、法律、保险代理服务等机构到芜湖设立分支机构。

 

 



1 回首30年:拿深圳说事  何党生价值中国博客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8/3/11/103324.html

2 大陆马彩--- 香港的今天就是武汉的明天 何党生价值中国博客

http://www.chinavalue.net/Blog/BlogThread.aspx?EntryID=72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