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蝶变:15亿人民币到300亿美元


       华为的进步和成长,在观其成长历程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其核心竞争力是什么?是技术创新?是管理创新?还是制度创新?

       华为是一个相对神秘的公司,这来自于其首脑任正非的“低调”。也许这个低调,保证了其内部的机密的安全性,免受外界的不必要干扰。7年前,笔者偶然看到一本预测20年后20家伟大公司的名单,其中就有华为。当时电子行业中比较受追捧的是海尔。

      也许,从微观的角度去看,华为的市场竞争力是保持了技术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正如文中显示华为多次以居安思危的企业哲学进行人力资源改良,从而适度保持了制度创新能力。并获得重大经济周期波动中的机遇。

      而笔者以为,这家企业的价值观可能是构建其较强生命力和竞争优势的关键。华为的对外低调,对内的高调等等,以及华为到现在还没有成为公众公司(上市公司),这些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不可思议的现象,正是华为与外界隔离而产生神秘感的原因。难道华为好到“不差钱”的地步?难道华为的高层都不喜欢钱?他们高尚到只要企业文化,不要“铜臭”?这些都不是满意的答案。

      华为保持持续竞争力并受到同行尊重的原因,恐怕恰恰是这个企业具有的独特价值观。而这个价值观,还没有上升到“华为文化”的地步而被世人所歌颂。但也许这个内敛的地方,恰恰是华为的特质吧。在我们希望更多地解读华为的时候,公开的数据还比较缺乏。

      但是,华为在当前阶段,毕竟是值得尊重的企业,虽然这个企业王国里,权力过于集中在任正非的身上。但也许那只是华为内敛的原因。很多优秀人才,正是在华为的低调中得到了保护而成为华为的核心资产吧。理所当然,华为并不是任正非一个人的企业。我们在期盼华为继续保持技术创新能力的时候,还希望有真正解读这个企业价值观的那一天早点到来。也许,华为成为公众公司的那一天就是揭秘这家企业价值观的那一天。而有些企业,也许要低调才能够保持长久生命活力的吧。比如欧洲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不解的疑惑:难道任正非想成为中国的“罗斯柴尔德”?

      华为的品牌历程只有20年,在其业绩数据显示成功和骄傲面前,我们要借用任正非的危机意识:华为的明天在哪里?华为品牌的生命历程究竟有多长?而这,才是一个企业运营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