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天>之(173)——统计局会“脸红”比虚假统计更令人不信。


今年5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出现了经济增速和发电量的不匹配,为此,国家统计局先后6次在官方网站刊发文章,作出回应。一事未平,一事又起,一份上半年的城镇居民的“工资单”,又引来了网络上对“工资被增长”的热议。对于完全虚假、造势、做作的中国统计,广大网友及其舆论媒体实际已经没有了“质疑”的兴致。甚至于,即便是真实的统计数据,也一概被认为是“忽悠人”的、“歌功颂德”的“水货”。

对此,本月22日,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接受著名主持人吴小莉采访时表示,网友的“被增长”之说让自己觉得“会脸红”。

好一个“会脸红”,让人不免想起乡下见人便“会脸红”的农家闺女。闺女见人便脸红,是因为纯真、害羞、入世浅、见得世面少。那么,马局长的“会脸红”是不是也是因为纯真、害羞、见得世面少呢?绝对不是,因为“会脸红”其实还有另外的原因,如,知道自己错了,感觉自己的做法太荒唐,对不住广大的民众等等。问题是,如果马局长之所以“会脸红”是因为后一种原因,那么,照实说不就得了,还“脸红”什么呢?把事情说清楚了,才能证明是非观念没有丢,只有明确了是非、虚假概念,才能证明自己基本还是“真实”的。正如,一个婊子她说自己其实也是害羞的、知道羞耻的,但她依然放纵着自己的所作所为,能让人相信她的话是真的吗?

统计的使命是还真实、真相于社会民众,并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但统计还有个负面的作用,即可以拿来掩盖问题、欺骗社会、讨好权贵、歌功颂德。正如婊子的行为尽管多么的龌龊,但她可以使一些同样龌龊的灵魂得到一时的愉悦。于是,尽管谁都知道婊子龌龊、下流,但还是有那么多的人去当婊子,有那么多的人去玩婊子。这不是个很有趣的事情吗?

另外,统计还应有人民统计和政府统计之分,即,统计究竟为人民服务,还是为政府服务?正如河南那位官员所说的,新闻舆论是替百姓说话的,还是替党说话的?如果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就不能替百姓说话;如果替百姓说话,就是跟党和政府搞对立。同样的道理,统计如果站在政府的立场、单纯为政府说话的,那么,就不能说出真相,而应想方设法,把数字做得漂亮些,以欺骗善良的百姓;如果,统计是替百姓、替社会说话的,那么,就应该还事实、真相于社会,把该暴露的问题揭露出来,让民众明白事实真相,但,结果自然给政府制造压力,也就是所谓的“不听党的话”了。

如果,如河南那位官员所说的“替党说话与替百姓说话原则”是当前中国官场、中国官员施政的“潜规则”,那么,必然,统计局及其局长也是这一“潜规则”的践行者。

因此,如果马局长的“会脸红”能让人信服,那么,统计对这个社会实际也就没有意义了,因为,如果说统计本身失去真实性还是小事,那么,令整个社会失去对统计“真、伪”辨别能力便是大事了。相信,民众是不至于如此麻木的,而马局长的“会脸红”不过一种“自恋”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