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理岂由俄罗斯


 无理岂由俄罗斯?

  今日博客,无甚可写。仅以七律一首兼注解一堆,补贺建军节也。

  咏海参崴

  赫赫孤城镇远东,

  天涯破浪走艨艟。

  海滨巨炮英豪胆,

  广场丰碑壮士胸。

  满路娇娃怡倦眼,

  三湾碧水卧蛟龙。

  他年完璧归华夏,

  歌入卿云风入松。  

  注:2009年7月28日至30日,北大顾问专家组往海参崴一游。俄人称海参崴为“符拉迪沃斯托克”,意为“镇东关”,距莫斯科9228公里,火车须行七昼夜。人口80万,华人3万,乃俄国远东第一城,太平洋舰队主基地,濒金角湾、乌苏里湾、阿穆尔湾。虎视中日朝,遥觑美利坚。景色壮美,民风淳朴,祥云灿烂,佳丽满目。倘当年满清不屈割此城与俄,今日之世界格局必不若此也。

  此诗写毕,群发给众师友,半日之内,好评如潮。

  北大中文系陈跃红副主任最早评论曰:“好!”一锤定音。

  师兄高远东曰:“好诗!”就说了两个字儿,大概对俺的“镇远东”有意见也。

  大师兄李书磊曰:“好诗壮怀!”还是书磊兄一字千钧。

  西北金刚侠刘卫平曰:“好诗!很好!”颇像毛主席的口气。

  某部队高司令正在指挥演习,匆匆曰:“太好了!谢!正在演习中,不多汇报。”演习结束后,他给俺发来一组军内段子,甚为精彩。

  师大胖头陀刘勇曰:“庆东兄,我在西藏高原收到老兄的豪诗,甚快!”我想象他正跟一群活佛喝酥油茶呢。

  南京胖头陀韩丛耀回复俺一首《雪花八月》:“大理迎金像,洱海絮夏风,苍山披朝阳,影艺总关情。”视觉感很强。

  北大劳模马辛民曰:“满目娇娃见本色,完璧归华获我心。”这恶棍这么多年,还是色心不改。

  津门才子罗文华曰:“拜读佳句,感觉胜过人境庐之诗。日内发在我版面。”老罗何其敬业哉!

  北外散仙丁启阵曰:“好诗!艳福艳想!感谢大作为拙文《苏东坡的信使》添光彩!贴我新浪博客上了。”这家伙更贪婪。他还问“卿云”是否“青云”之误,和尚曰:“卿云者,国族之祥云也。”

  社科院文学所包书记曰:“好诗!祝诗情喷涌!”确是书记口吻。

  河南老怪化长河曰:“好诗,豪情与恨意同在!我坚信不太久远,风入松日子一定到来!”还是河南人有信念。

  北大陈宇教授曰:“孔侠,诗极好,气势磅礴复柔情缱绻。”看得很准。

  印度圣僧摩罗曰:“好诗。华夏之痛哉!”老魔头乃最知痛痒之辈也。

  北大临时工韩毓海曰:“极好。惜最后一句稍平。宜改伯力为庆东。”孔和尚回复曰:“老韩好眼力!纽约宜改为欲海。”

  中国气功大师司马南曰:“顶倒数第二句!”真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也。

  北大隋唐文学专家程郁缀教授曰:“庆东兄七律甚佳,余初春时亦曾匆访海参崴,深有同感,不禁打油一绝回赠:放眼海市雾蒙蒙,金瓯小缺意万重。无理岂由俄罗斯?有情看我孔庆东。”可谓举重若轻。

  语文界豪侠薛川东曰:“远东、风入松,巧用,大侠不愧北大诗仙。”视角犀利。

  语文界少侠志国曰:“反复吟咏,甚好,有豪气,当教我家小女记诵之。”是内行之语。

  湖南心理医师小萍曰:“真是心有灵犀啊,我正想起老师,就收到您豪迈大气的诗篇!真美啊!您在海参崴心怀天下,我却被精神病折磨纠缠……”其实心理医师应该本科先学中文,否则恐怕是沙上建塔也。

  重庆老矿工刘信中曰:“壮士仗剑走天涯,百年雪耻有醉侠。”此言过奖了。

  重庆小矿工聂荣曰:“阔别春秋二十度,当年少女尽少妇。”不知说的是啥意思。

  社科院老矿工董炳月曰:“好诗好情怀!跑东北去了?我是被西北感动的,春节有诗四句:敦煌玉门嘉峪关,祁连山雪映酒泉。忽来一阵西北风,送我春心到江南。”这老董,春心不浅呢。

  革命前辈李新中曰:“庆东,咏海参崴写得太好了!归华夏一句更是写出了我们中国人的心愿。西方列强乱我亡我之心不死,中华必当自强!”说得斩钉截铁。

  耿飚将军后人曰:“大侠游了海参崴,潇洒作了豪诗归。”客气中包含着勉励。

  成都黑领白泉曰:“满路改为一路是否更好?”孔和尚解惑曰:“一路是指一次出行沿途所见,满路是指无论何时何人皆可看见,时空异耳。且暗对胜于明对,满者,一也。”白泉曰:“欧克,听博导的。”

  …………

  

  本期博客思考题:

  1、          人境庐是谁?

  2、          “远东”是什么意思?

  3、          海参崴何年被沙俄占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