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源“管理学”》之:西方管理思想理论集要——古典管理理论(二)
续上篇: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一)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当时,不论是雇主或是工人,对于一个工人一天应该干多少活,都心中无数。劳资双方往往因为没有科学标准而引起争执,工人的工资微薄,普遍采用“磨洋工”的斗争形式。泰勒在一项工人搬运生铁的试验中,使工人每天搬运生铁的数量一般由12.5吨增加到47.5吨,增加近三倍。泰勒认为,要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就必须进行试验和研究,即进行工时和动作研究。其方法是选择合适而熟练的工人,对他们的每一项动作、每一道工序的时间予以记录,加上必要的休息时间和其它延误时间,就得出完成该项工作所需的总时间,据此定出一个人“合理的日工作量”,这就是制定工作定额原理。
工作定额是管理工作的前提和根本,只有建立在明确的工作定额的前提下,管理工作才有目标和任务,否则,就是无目标的管理,也即无效率的管理,自然就不是科学管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