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峰长诗《新中国之歌》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举行 [人民网]
山东青岛诗人华文峰的长篇诗作《中华之歌》、《新中国之歌》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于2009年8月24日在北京中国作协举行。华文峰的长诗《中华之歌》自去年发表和出版以来,受到诗界评论专家和广大读者的高度评价,其姊妹篇《新中国之歌》于今年5月和7月由《联合日报》和《中国作家》先后发表,近日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与《中华之歌》修订本同时出版发行.《新中国之歌》是献给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长篇史诗。中宣部文艺局梁鸿鹰,中国作协副主席高洪波,北大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评论家谢冕,中国诗歌学会秘书长、著名评论家张同吾,《文艺报》主编阎晶明,《诗刊》常务副主编、著名诗人李小雨,著名诗人、鲁迅文学院前院长雷抒雁,著名诗人叶延滨、王燕生、商泽军、唐力、陆健,著名评论家朱先树、吴思敬,《中国作家》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中国武警》主编王久辛,《十月》副主编陈东捷,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清华,中国文联出版社洪烛,以及诗人华文峰等出席了研讨会。
多年来,华文峰一直孜孜不倦地坚持诗歌创作,在全国报刊发表大量诗作,并出版多部诗集。其力作《中华之歌》、《新中国之歌》是两部史诗性的长诗,每一部长达3276行。《中华之歌》从中华的地理山川、天文历法、语言文字、风俗礼仪、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工农业发展、科技发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历代名人等方面讴歌了中华五千年的辉煌文明。《新中国之歌》是《中华之歌》的姊妹篇,回顾中华古老历史,描述近代屡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屈辱,革命先行者的抗争,“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经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这二十八年间的斗争历程和功绩及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年的征程和辉煌。
与会专家认为:《中华之歌》的独特之处在于以抒情诗的体式包容和吸纳了咏史和咏物诗的品质,从而拥有并产生了史诗的效应。肯定了《中华之歌》对传统“诗韵”精神回归上所作的巨大贡献。 (蔡松珊 王岚 尹乙清) (本文来源:人民网 )
多年来,华文峰一直孜孜不倦地坚持诗歌创作,在全国报刊发表大量诗作,并出版多部诗集。其力作《中华之歌》、《新中国之歌》是两部史诗性的长诗,每一部长达3276行。《中华之歌》从中华的地理山川、天文历法、语言文字、风俗礼仪、思想道德、文学艺术、工农业发展、科技发明、建筑园林、名胜古迹、历代名人等方面讴歌了中华五千年的辉煌文明。《新中国之歌》是《中华之歌》的姊妹篇,回顾中华古老历史,描述近代屡受外国列强侵略的屈辱,革命先行者的抗争,“五四”运动爆发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历经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这二十八年间的斗争历程和功绩及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年的征程和辉煌。
与会专家认为:《中华之歌》的独特之处在于以抒情诗的体式包容和吸纳了咏史和咏物诗的品质,从而拥有并产生了史诗的效应。肯定了《中华之歌》对传统“诗韵”精神回归上所作的巨大贡献。 (蔡松珊 王岚 尹乙清) (本文来源:人民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