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专栏文章)
上海朋友对我说:“我希望上帝能为我创造一座城市,宁静优美得像乡村小镇,我就居住在这座没有纷扰的小镇上。然后向西一小时车程有森林,向东一小时车程有大海,向北两百公里有大都市,向南两百公里有无垠的牧场或者高山。”
我告诉这位朋友说,这座宁静优美的城市不需要上帝再造了,因为早已经有了。那就是澳大利亚的首都堪培拉。
大多数澳大利亚人并不喜欢居住在堪培拉,这个国家已经够地广人稀的了,还住在这样一个乡村化城市,岂不是要把人憋坏。这座小城里,没有宽阔的大街,没有喧腾的闹市,没有刺激的娱乐,甚至没有像样的百货商店,年轻人忍受不了生活的单调和枯燥,大多搬到悉尼、墨尔本去居住了。留在这座城市的居民多数是澳大利亚联邦政府的公务员、雇员以及相关的服务人员,总人口加起来还不到30万。一到节假日,多数居民全都跑到悉尼、墨尔本购物、度假去了。所以当圣诞节到来的时候,堪培拉就几乎成了一座空城。有许多政府工作人员,五天工作日在堪培拉上班,到周末就开车回悉尼的家。据说还有人每天上下班驾驶直升飞机往返于悉尼和堪培拉之间。这样一来,堪培拉除了政治中心的功能,似乎了无生趣。
我就狂喜欢这座小城,因为它被森林、牧场、大海、雪山环绕。猛一看,一些散漫分布的建筑那样突兀地出现在一碧万顷的原野上,当你身临其间的时候,你就觉得,那些政府建筑、连同议会大厦、国家图书馆、国立大学、国家艺术馆全是那样和谐地镶嵌于幽静的林荫。穿城而过,无论是公共场所,还是住宅小区,一片片姹紫嫣红的花园,一条条铺满鲜花的小径,那些千姿百态、造型各异的英格兰风味的房屋,一座座像用积木搭成的森林小屋。这样的风景不管看上多久,我的视觉永不会疲劳。除了怡人的景致,这里还有全澳受教育程度最高的居民,在澳洲,为政府部门工作通常都有很高的专业知识要求,许多官员毕业于欧美或者澳洲本土名校。跟堪培拉人打交道,会觉得人人都知书达礼、具有品味。有这样的风景,有这样的居民,我能不喜爱堪培拉吗?
我住在这座城市的时间不算长。但从我住下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停下过东张西望的脚步,好奇心驱使我不断行走在这座绿色的首都领地,以小镇般的首都市中心为圆点,向东到贝特曼斯巴海岸看碧海蓝天,向西驶进遍野的葡萄园,或者到樱桃园采摘春天新鲜的樱桃,往北,是南半球最大的都市悉尼,达令港月色皓洁,能听到不远处歌剧院里传出的女歌手华丽的演唱;往南,驱车穿过辽阔的牧场,牛羊爬满山坡,柯玛雪山上终年有美丽的积雪。
这里的风景如画,这里的故事温馨,讲述的都是乡村般首都的人和事,无论是议会议员,还是小学校的园丁,都常常在一个酒吧相聚,逾越职业背景和社会身份的差异,共同滔滔不绝地谈论钓鱼和葡萄酒的话题,直到夜深人静,才恋恋不舍地散去。
上帝之城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