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仍在继续,经济社会发展依然面临严峻挑战。下半年,苏州将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做好“保增长”的同时,力争三季度起外贸出口额月环比递增8%,下阶段要在巩固企稳向好态势的基础上加快转型,培育新的增长点,为开放型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昆山创建国家级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
目前,苏州市拥有出口基地全省最多,各类出口基地都是苏州市各行业贸易出口增长的佼佼者,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如张家港的江苏省塑料(饮料)机械出口基地,从上世纪70年代末的起步发展,至今该市已有300多家塑料(饮料)机械生产企业,总产量1万多台(套),年销售额约70亿元,其中塑料机械、饮料机械分别占到全国市场的8%和40%,是全国最主要的塑机生产基地。基地内绝大多数企业通过ISO9000标准认证,60%以上通过CE认证,共计近200项专利。基地内的16家重点骨干企业全部是民营企业,维达机械、联冠科技、新美星机械等企业均荣获过国家级科技奖励,其中维达机械的药瓶机被列入国家863攻关计划,联冠科技的“高耐磨、高耐腐特种油井管生产技术及设备开发与产业化”被列为省工业科技攻关计划,新美星机械无菌冷灌装设备更是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近年来,该基地贸易出口以40%左右的增速高速发展,其中90%以上为一般贸易出口。
苏州在已拥有7个省级出口基地的基础上,正在加快培育常熟服装出口基地、太仓自行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等;同时,还力争把昆山模具基地创建成国家级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该基地集聚了模具企业、设计单位、设立模具专业的高校和培训机构850余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高新技术企业22家、省级研发机构2家、省高新技术产品33个、国家重点新产品4个;实施国家、省火炬计划项目1项和7项,申请国家专利50个;在基地的IT模具领域和汽车模具领域,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预计到2010年基地内模具产品年出口总额将达到5亿美元。
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企业竞争力加速提升
金融危机下,加工贸易面临很大困难,今年以来苏州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补贴政策,像园区设立了5000万元的加工贸易担保基金,对台账实转的加工贸易企业,用专项基金统一担保,帮助企业降低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目前苏州市正在酝酿出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指导意见》,全面提升加工贸易的数量和质量。
对外贸企业来说,化解出口风险、解决资金问题、优化通关流程等都将直接提升企业竞争力,因此,政府服务注重在促进银信贸、检贸、关贸紧密合作上,从而推进贸易便利化。 今年6月18日,上海检验检疫局、江苏检验检疫局在苏州工业园区综合保税区召开“沪苏检验检疫通关业务工作协调会”。在苏州市外经贸局、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积极争取和大力协调下,佳能(苏州)公司获得了“虚拟口岸(上海)直通放行”模式试点资格,苏州检验检疫局已正式向上海各口岸局备案。下半年,职能部门将进一步推动检贸、关贸合作。比如,共同推进出口产业集聚监管示范区建设,对上争取外贸专项扶持资金支持,使检验检疫各项优惠政策措施在出口产业集聚监管区的企业中100%落实到位,积极推荐申报质检总局出口免验产品;推进“苏太联动”快速通关模式,推动全市特殊监管区及其与口岸港口之间的功能整合与联动,支持建立“苏沪物流监管中心”。继续推进苏州电子口岸及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实现大通关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随着出口风险加大,企业对投保并用好贸易项下融资更感兴趣。截至2009年6月,出口信用保险投保企业184家,同比增长78家,增幅高达73.6%。出口信用保险投保额7.3亿美元,融资额11552.5万美元,同比增长2.1%;融资企业同比增加44.4%。下半年职能部门和信保、银行将继续搭建好贸银信融资合作平台,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时所面临的抵押、质押和担保能力不足等问题,争取年内为出口企业提供贸易融资额度达70亿元。
苏州开放型经济触底 模具企业稳定向好
苏州是外贸大市,总量占全国近10%,因此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最早、最深的就是出口。在一系列积极举措的推动下,从今年2月份起,全市出口跌幅以月均2.5个百分点的速度收窄。目前的情况看,国际需求仍不足,全球贸易与投资保护主义日渐抬头,许多国家和地区为“自保”,纷纷出台一系列刺激投资与消费的政策措施,并且不惜牺牲国际贸易与投资,由此带来出口产品价格下跌,部分外经贸企业开工不足,濒临盈亏平衡的临界点。业内专家罗百辉认为,全球市场信心的恢复、周期性和结构性问题的解决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开放型经济的全面复苏仍需要时间。可喜的是,从今年5月份开始苏州单月出口跌幅已经浅于全省、全国,苏州不仅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占比还稳中有升;从自身来看,占出口比重近六成的IT产品出口数量已连续5个月呈增长态势,累计出口数量同比增长3.4%。
苏州开放型经济触底 模具企业稳定向好
评论
4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