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样体谅教育厅长?——驳李吉明(之二)


    该怎样体谅教育厅长?——驳李吉明(之二)

针对教育问题,笔者曾以教育评论者的身份发表了诸多的见解,也分析到了诸多关于教育不实与弊病。言辞当中,笔者确实曾表露过作为教育官员负有一定责任的问题,尤其是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发表了《应试教育是万恶之首》的文章以后,笔者与张厅长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与争论,但不想此举遭到了一些人的反对与声讨(今将反驳文章转录)。对此,笔者已无意再进行什么样的争论。必须声明的是,笔者或许有些时候言辞可能过激,但学术争论绝对无关人格问题,更无意去贬低或者攻击什么人。同时笔者也声明,笔者的所有文章只在本人的博客专栏发表,绝没有向任何论坛或者他处发帖!

 

转自:770. , 2009-03-28 21:22:26, 岁月寻痕

 

我对李吉明朋友两篇文章的看法

 

(一)

 

2009-03-28 09:28:59,署名“教育厅长错把省长批评当褒奖说明啥?”的朋友发了李吉明朋友2009-3-26发表于博客中国上的一篇文章,文章名就是《教育厅长错把省长批评当褒奖说明啥?》(以下简称《说明啥》)。

2009-03-28 09:54:26,署名“谁能医治,谁能医治”的朋友分十次发了题目为《中国教育“病事”面面观》的文章,从内容看,作者也是李吉明朋友。

我不知道发在此时间段的这两篇文章,究竟是作者本人所发,还是别人的转发。我一直建议:如果是本人所发,大可以写明本人的名字;如果是转发,就应注明转发,以体现对李吉明朋友的尊重。

(另外,从《面面观》是分了十次发帖的情况看,倒很像前几日“伪素质教育”朋友的风格。)

 

 

下面,我谈谈我对此的看法。

 

1、《中国教育“病事”面面观》一文,是对当下中国教育的一个全面深刻的揭露和反思,是一篇负责和认真的文章。

文章列举了中国教育十大“病事”:1. 素质教育遥遥无期、形直而影单,2. 德育教育灵魂出窍、变形走样,3. 课程改革有形无实、徒有虚名,4. 教育不公由来已久、弱势群体雪上加霜,5. 高等教育质量低下、怨声载道,6. 政府“一支独秀”,教师疲于奔命,7教师素质欠佳、待遇亟待提高,8. 教育公信度下跌、金钱霍乱秩序,9. 教育“恐惧症”禁锢了教育的发展,10. 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两层皮”是“病事”之关键。

——我们必须承认,李吉明朋友所列“病事”确实是当下中国教育的“乱象”。我很佩服自注为河南新乡教师的李吉明朋友对中国教育的深刻批判。李吉明朋友,是一位敢于发出自己响亮声音的人民教师,值得我们尊敬。

其实,正是鉴于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30年,更成了“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30年(我当然要承认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教育取得巨大成绩的30年)的事实,所以才有了21世纪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改革。

——我们在看到教育存在严重问题的同时,更要看到国家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步步举措,看到国家一步步随着思想解放,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态度。作为学者,更要相信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国家已经认识到进行教育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而不是作秀。尽管我们或许嫌弃改革力度不够大、甚至措施未能触及根本。

——我们作为学者,往往会感觉自己看问题比“官僚”深刻长远;但殊不知,我们更应看到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渐进性。学者或许可以看到50年后的事情,但事情要一步步经过第10年,第20年,第30年……。我们要相信改革的趋势绝不会变,改革的脚步绝不会停止甚至倒退。

(二)

2、教育,是建立在整个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基础之上的,处于上层建筑的半游离状态;但它必然受基础的制约。教育的发展改革与教育外的其他因素紧密纠缠在一起。张厅长也坦承改革非常艰难。正因如此,我们更应看到山东省素质教育系列改革以政府为主导策略的高明之处。

——当教育改革是由政府主导,改变了以往只是教育部门内部自己作为的局面,那么,我们怎能不对山东省素质教育改革增添一份极大的信心呢?!看到教育问题的朋友又怎能只是指责改革的不足,而不去加以支持和积极建议呢?!

 

3.其实,我们要看清山东省素质教育改革的系列背景。

——山东省是—人口大省,经济强省,高考大省,社会环境稳定,文化底蕴丰厚,人群居住相对集中……,等等因素都决定了中央让山东省成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的必然性。如果哪位朋友把山东省素质教育改革只看做山东省一省的行为就错了,把教育改革只看做是省教育厅一个部门的行为也错了,甚至把改革看做是张志勇的个人英雄主义行为则更错了。这也是我一直奉劝一些朋友早早转变对我省教育改革的认识的原因之一。

 

 

(三)

 

4、那么,当我们深刻认识到山东省素质教育系列改革是国家的要求,是人民的要求,是一种必然的时候,我们就要认真反思自己在改革中的立场和态度。是积极建言献策,还是攻击诋毁、泼冷水,还是冷嘲热讽说些不咸不淡的话?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我们批驳一些人的留言,不仅在于他的观点错误,更在于他的态度立场的错误和手段的卑鄙。

 

5、那么,李吉明朋友把自己的文章定名为《教育厅长错把省长批评当褒奖说明啥?》本身就有个立场态度错误问题。

张厅长于2009313日发表的博文《“要继续深化改革”——姜大明省长谈素质教育》,在正直的人看来,这是在记述一个值得记述的相遇,这个相遇是上级领导在为教育改革作出下一步指示。

在“善用心机”的人看来,这是张志勇在为自己贴金抹银,是一场谄媚和工作公关。

在心怀叵测的人看来,这其实是省长在指责教育厅前段工作的缺陷,从而实现自己借省长之口否定改革的目的。

在既得利益受损者看来,哈哈,终于找到了一个反击教育厅的借口!

呵呵,假如张厅长那时没有与省长会话,肯定有人又要指责张厅长傲慢于省长了!——这简直是一定的。

但我要请朋友们凭良心讲,假如您是张厅长,在那个场合中,您会怎么做?

——谁又能体谅张厅为了工作为了教育所作所为的一番苦心?一些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恶语强加给张厅,良心何在??

(四)

 

6、在李吉明朋友《说明啥》和《教育厅长,谁在曲解“应试”和误读“素质”教育?》的文章里,一个大的错误就是曲解“应试教育”这个概念,对国家早已明确概括的“应试教育”概念(所谓“应试教育”,是指在我国教育实践中客观存在的偏离受教育者群体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为应付考试、争取高分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一种倾向)自作曲解。

李吉明朋友自作的曲解,核心观点是以考试的必要性反驳素质教育,自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反对考试。

而事实是,素质教育从来没有否定考试、考查的必要性,这一点,张厅是明确说过的。素质教育所反对的,是过度、过频、单一化的把考查变为考试,和对考试分数的错误使用,以及由此引发的一连串错误的教育教学行为。

自作曲解是个人自由,但教育厅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只能依据国家对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解释;与自作的曲解之间永远没有妥协的余地。因为这是一个严肃的行政行为,而非学术讨论。

可是,有人,包括李吉明朋友,却说张厅长听不进不同意见!——这哪里是不同意见问题,这是正确执行国家政策问题。

请时刻不要忘记:

张厅长是在具体执行省教育厅关于素质教育改革精神,山东省素质教育改革是政府主导、统一行动的过程,包括教育厅和其他部门。

当一个人在和张厅长谈工作的时候,请记住这是一个严肃的谈话。

我并非拿什么来吓唬人,但一些人若轻视这个角色定位,则永远不会成就大事,顶多不过是一个可敬而可怜的愤青而已。

 

 

(五)

7.一些人轻视山东省教育厅也就罢了,这和社会上的势利眼欺软怕硬专拣软柿子捏没什么不同。

 

8、可是,李吉明朋友在《说明啥》里这样写到:(对于张副厅长要和本省省长搭话的动机。笔者不得而知,或许是出于山东近些年来素质教育改革成果显著之原因罢!但为什么要偏偏是和省长“寻机搭话”呢?搭话也就搭话罢,却有偏偏还要搬出一个教育部督导办的高主任来,且以“教育部对我省的素质教育特别关心”为开始语,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这样的话语,对于一个自诩为“寂寥感悟之人,致力于教育发展研究,关注国计民生,思想与行为并重、工作与博文同行”(李吉明博客中的自我介绍),是否有些与身份不相称呢?

我依然佩服李吉明朋友难得的思想深度和敢于呐喊的知识分子少有的气魄。

但是,他的文章的字里行间,充斥的只是对张厅长人格的质疑。从而反过来让人怀疑李吉明朋友本身的人格是否真的磊落坦荡而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9、请问,张厅长在见省长时,李吉明朋友在场吗?知道当时省长身边又有别的什么人吗?

——依张厅长的信息看,当时还有几位市长。请问,张厅长那时,该不该主动与省长谈话?该不该先与省长交谈?后来与其他几位市长的交谈又何需写在《“要继续深化改革”——姜大明省长谈素质教育》文章里?

 

10、李吉明朋友其实犯了一个知识分子常犯的毛病:自以为高风清骨,看不惯官场的程序和礼节,骨子里有着对中国官员的敌视。这种敌视心理加上自己作为知识分子自身的软弱无力,就只会变成文章的哼哼唧唧和酸醋味道。

——中国的官员毛病很多,但若把帽子扣在张厅长头上,就要拿出证据来!否则,就不过是用对人的摧毁实现对异己观点的否定、抹杀。

中国知识分子的另一个毛病就是,为了维护自己在某一领域的先锋地位,总难坦荡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是极尽能事的为自己的错误构建“新”的错误理论,甚至不惜搞些小动作。

 

 

(六)

11、高主任和省长 过去是老同事;现在,省长是山东省的省长,张厅长是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教育部督导办的高主任与张厅长都在教育领域,二人肯定很熟悉,工作来往频繁。

——那么,张厅长捎来高主任对省长的问好,自在情理之中啊。

——可是,这却被李吉明朋友分析为居心叵测,真是可笑!

 

12、李吉明朋友又引用一个所谓网友的话:(山东省长一针见血的指出,只知道这不对那不对,这不让做那不让做是不行的。到底该咋做要拿出具体措施。张志勇你应该看到省长对你的评价了)

——学李吉明朋友的说话习惯,我也可以这样说:我不敢说这个网友是子虚乌有,但很让人怀疑他的身份是不是本人的自托。

李吉明朋友应该知道,所引用的这个帖子早已反复粘贴多次且反复被众人批得体无完肤的了。而李朋友拿这样胡搅蛮缠的帖子来引用,是不是降低了自己,使自己成了与他们一类了呢?难道本来就是一类?呵呵!

 

13、李吉明朋友在引用了“网友”的话之后,分析到:(基础教育搞到如今这种不知方向的混沌地步,有哪一个教育长官能够脱掉干系的呢)

——如果说山东省素质教育改革下一步要促进操作性和行动的具体化,我承认。

广大教师也都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但绝不是你说的“不知方向”和“混沌”。如果你这位河南的朋友有时间,可详细阅读张厅长的博客和山东省教育厅的内容。

要论脱掉干系,我们都不能,而您可以!

 

14、李吉明朋友又说教育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体制,在于教育行政的“英明领导”和“伟大决策”。但部分官员只知道屡屡问责学校,把罪过都强压在教师身上,这又岂能不是一种更大的罪过?)

——呵呵,说在于教育体制,这话道出了问题的根本。就像惩治腐败,我们更要考虑制度根源一样。(承认制度缺陷,并不等于就不要惩治腐败了)

我们从外在表现到内部本质,一步步倒逼着走近体制原因,这种改革方式不是更适合我们的实际吗?

李朋友又说教育问题在(教育行政的“英明领导”和“伟大决策”),呵呵,你可以明说张志勇错了嘛!——问题就在于,你若追究原罪,是不是还要再往上追呢?再往前追呢?!

 

15、一些人只停留在对过去的责任追问上,显然只是一种消极对抗。

现在山东省政府已开始行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学校理应坚决执行,责无旁贷,违者必究!!

 

 

(七)

 

16、自从HU主席使用了“不折腾”一词后,中华大地立刻涌现出对“不折腾”的时髦使用。

殊不知,一些人,根本不细读博主的文章和广大师生家长的留言,一味黑着良知反复粘贴,无中生有,断章取义,攻击谩骂,恰恰是在胡折腾!

 

17、务实的讲,是要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那么,张厅开放博客供讨论交流,就是要使事情体现根本!

而可笑的是,当既得利益者的丑恶被一步步揭露之后,他们就撕破温文尔雅的面纱,大肆攻击反抗了!

李朋友属于哪一类呢?李朋友所引用的网友们又属于哪一类呢?

 

18、“一切从实际出发”,又是一个还在流行着且毫无错误的道理。而且,是不是人的人,都可以拿来使用,却往往以自己的武断来攻击本是稳步前进的山东省素质教育改革。

——我就纳闷了,本来只有真正的改革者才有资格说的话,却在无赖泼皮者的嘴里振振有词了!借小品的台词——“你一个叛徒神气什么!”

 

19、朋友的一些话,本该说给财政厅、组织部、人事厅…的,请注意区分各自的职责。当然,省教育厅从来没有消极以待。至于协调促进这方面的事儿省教育厅不给我们汇报,我想我们应该理解。

 

 

(八)

 

20、正因为教育特点的复杂性,导致了教育领域成为改革的坚冰和最后才真正进行改革的领域之一。

教育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说山东省素质教育改革有哪些不足的话,——

外部方面,比如人事厅掌管的聘任制度、职称制度,组织部掌管的干部任免制度,财政厅掌管的工资发放和落实教育里的真正的公平的多劳多得等问题。

(我们必须客观的承认,他们在教育领域是给予了积极的配合的,有着务实的行动的——山东省教师会逐步感受得到。)

内部方面,比如素质教育评价体系的可操作性,干部素质问题,教师业务水平问题,由“简单”的应试教育转向高要求的素质教育时一些人不胜任工作岗位等问题。

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不改革的理由;同时,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教育改革的阶段性和渐进性。

一些人阻挠改革,破坏改革,则显然是错误的立场,这对本人发展也是有害的,将使其本人逐渐脱离历史轨迹,甚至走向反动。

 

21、正像我不能对河南的教育指手画脚说三道四一样,河南的李朋友也并不知道山东教育的痛!

山东省高考分数这么高,并非山东人比河南人聪明,而是师生拿身心健康和牺牲综合素质发展为代价换来的。山东的孩子真的苦得没道理!

把一些人对应试教育的执迷不悟赞美为负责,这恰恰是错误的;

污蔑支持素质教育的朋友为不负责任,也是错误的。

 

22、我也不赞同杜郎口经验。李朋友或许不知道,比杜郎口经验更甚的是兖州一中经验。这些,在我看来,均是挂着素质教育的皮,行应试教育之实。但我不悲观,因为他们已走到了应试教育的尽头,再也想不出会有比他们更貌似素质教育的假素质教育了!——对应试教育花样的“创新”已经穷尽!

 

23、英语问题,李朋友的主张与山东省的素质教育改革不矛盾。

 

24、造假之风问题,山东师生在呼吁,李朋友也在帮忙呼吁——谢谢了!

——这其实涉及如何有效、真实、务实的评价教育的问题。我不信省厅没有改进措施。也请李朋友帮忙出些主意呀!

 

 

(九)

 

25、李吉明朋友说(一个只会指手画脚而胸无具体谋略的教育领导永远只是“形式”的缔造者和“政绩”的标榜者,对于教育的是没有任何的实际效益的)

——我不知道李朋友是在泛泛的说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还是在指责张厅长。

如果你是在指责张厅长,那么你是在河南怎么知道张厅长“只会……”的?是你有发言权,还是山东教师有发言权?

 

26、李吉明朋友质疑到(山东果真摆脱了“应试”的拘囿而走上“素质”的光辉大道了吗?山东的素质教育果真成就非凡、人人高能了吗?)

——你其实是把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对应试教育的扭转绝对化了。

——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就是一步步消除应试教育错误观念和做法的过程,不会在某一个点清晰的截然分开。

但毫无疑问,山东省素质教育改革已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任重道远;而这不是停止改革的理由。

 

27、同样,李朋友的《面面观》作为对全国教育现状的拷问,内容尖锐,气魄可嘉,但也不能以此否定山东省素质教育改革的巨大成就。

 

(补充)

 

如果李吉明朋友的这两篇文章不是其本人发在今日的留言里的,则请作者出个声明,也请转帖者出个注明,以示君子光明磊落,敢作敢当。

另外,不必重复发帖,有分量的帖子我们会看到并予以重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