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道背后,“八王寺”迷失的世界


  始终存在不等于从未离开。迄今为止,除了味道,八王寺汽水身上散发着的更多则是象征意议和坚强意志。    
      数日后,仅存的象征也将被一饮而尽。9月末,位于大东广场南侧的八王寺汽水厂原址将拆迁完毕,那里的周围已高楼林立。  

      30年间,一瓶名震四方的民族饮料一度迷失;30年后,仅存的意志将去向何方?未来的10月将有定论——张士、沈北亦或其他开发区——八王寺汽水将重新启程。
     

  古井与美宅的握手  
 


      9月9日,八王寺汽水厂原址拆迁已近尾声,两个标准足球场大小(1.4万平方米左右)的面积内仅剩半幢等街倒掉的厂房,比汽水更可口的事物正在赶往这里的路上。  

      街边的小店里,生产日期标注为“2009年8月”的四款新包装八王寺汽水销路还算可以。自4月15日拆迁队进驻以来,八王寺汽水坚持生产到这个日期,最后一口停抽的古井上,数码计量器把累计出水量定格为“4187.2m3”,这是这眼231岁高龄的“东北第一甘泉”给予八王寺汽水的最后馈赠。  

  事实上4月以来,受拆迁影响,八王寺实业有限公司采取的是自产与“外委”相结合的出品方式,到8月不具备生产条件后,则完全“外委”。  

  截止《时代商报》发稿,八王寺实业有限公司高层仍在与相关部门共同选择公司新址,其副总经理丁克威(音)表示,无论是选在张士、沈北还是“欧盟”开发区,10月将有初步结果。  

  据记载,1993年八王寺汽水厂的规模曾一度达到占地3.5万平方米,是现有拆迁面积的2.5倍,如今,那些曾经汽水飘香的土地上生长着的则是一座座大东区乃至沈阳市知名的中、高档楼盘。  

  而八王寺汽水厂仅存的、正在拆迁的地域也将步其后尘。“9月底前,拆迁必须结束,这里要建联排别墅和高层住宅。”似乎,对这里的将来就连拆迁人员都“略知一二”。  

  的确,在地产界人士看来,这样的周围楼盘环绕、三眼皇家甘泉古井陪伴、闹中取静、风水出众之地,莫论沈阳绝无二处就连全国也堪称罕有。  

  此时此刻,不知眠于地下的三眼古井作何感想,或许,此情此景并非他们的初衷。
  

  汽水与可乐的婚姻
  

      1921年,奉系军阀张作霖等人租用八王寺前52亩土地,创建了一个汽水公司,年产“金铎”牌汽水3万瓶,这就是八王寺汽水厂的前身,而另一种名叫“可口可乐”、有着奇异味道的饮料则要等到57年后的1978年才再次进入中国。而后者此后只用了15年,就一度主导了前者,后来又与另一种名为“百事”的可乐共同割分了中国的饮料市场。      

  或许是受创建者一代军阀起落人生的影响,八王寺汽水厂命运多舛。公开资料显示:八王寺汽水厂“解放前,先由民族资本经营,后由日本人占领;解放后,先是公私合营,既而转为国营。”  

  在时空概念上,这种爽口甘冽、气泡强劲的液体浇灌了上世纪70年代以后出生的几代沈阳人的童年和少年。彼时,从小铺到商店,从餐桌到喜宴,饮料上的商标几乎只有一个——“八王寺”,它与北京的北冰洋、上海的正广和、天津的山海关、青岛的崂山、武汉的滨江、广州的亚洲和重庆的天府可乐被并称为“中国的八大饮料”。无法想象,如今的大东区八王寺街90号门前,在商品经济刚刚露头的年代曾经日夜排满提货和求购汽水的长龙。  

  改革开放后,八王寺汽水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生命节点出现在1993年。有史家认为,这年冬天,在时入中国15年后,可口可乐入主沈阳八王寺饮料公司,成为控股方。此后数年间,“中国的八大饮料”几乎悉数与“可口”或“百事”联姻,而与跨国产品集团进入中国后醉心于自己的产品抢占市场一样,“八王寺”也或多或少遭遇了“雪藏”,加之国内饮料新军的挤压,八王寺的瓶子内部渐渐被掏空,市场份额日渐缩水。  

  直到1997年,一个叫李松的人出现,八王寺有了转机,但也播下了日后的风波之种。
  

  租赁与转制的风波
  

      2003年8月八王寺汽水厂改制,成立沈阳八王寺实业有限公司,后者斥资上千万元,改造并购先进的全自动化生产线准备大干一场。然而,就在这时却出现意外,矿泉水用户收不到水,企业销售环节一度混乱。虽然此事在极短的时间内即告平息,但由此牵出的一桩尘年旧事却不经意间狠狠揭开了一块老企业力求改变自身过程中留下的伤疤。  

      1997年,八王寺汽水厂的厂房和设备被一个名叫李松的人租用,期间,印有“八王寺”商标的矿泉水着实在沈阳火了一把,市场份额一度例沈阳第二,工人们又看到了希望。  

  到2003年,李松享有部分股权的沈阳臻德公司成功收购汽水厂,八王寺汽水厂转制,同年不久,臻德的股权又转至现在八王寺汽水厂主人的手中。甫料,交接过程中,享有臻德股权的李松以不知情为由,与新成立的沈阳八王寺实业有限公司发生矛盾,导至本段开头混乱的发生。据其实的媒体报道,沈阳7万左右的八王寺矿泉水用户受到影响。  

  受到关注的还不止事件的本身,直到今天,学界和产业界仍在反思,在那个企业纷纷寻求外资引入与内部搞活的年代,我们忽略了什么?  

  2004年底,在经过了23个月的艰苦调查后,沈阳市地方税务局召开当年最重要的一次“打击涉税违法犯罪维护地方税收秩序新闻发布会”。 公布的16起涉税大案中,绝大多数主角是有“历史问题”的民营企业,李松的企业榜上有名。经查:李松为法定代表人的沈阳八王寺矿泉饮品有限公司系有限责任公司,1997年至2004年2月,将销售矿泉饮品取得的收入存入个人账户隐匿收入,采取在账簿上少列收入、进行虚假纳税申报的手段偷税187185.10元。而同在榜单中的另一民企,偷税的历史竟然可以上溯到1993年。  

  不管历史的纠葛会否随着八王寺汽水厂原址上最后一幢建筑物的倒下而归于尘埃,可以肯定的是,走出老宅的“八王寺”商标和企业正在努力寻回原来那纯净的味道和商道。从中、小卖店到大型超市,2004年以后被开发出来的至少四种八王寺汽水越来越摆到了货架的显眼处,如果再加上企业新址的即将定夺,这又会否意味着“八王寺”一个全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