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龙协涛教授为季羡林先生撰写的挽联
文望起齐鲁,通华梵,通中西,通古今,至道有道,心育英才光北大;
德誉贻天地,辞大师,辞泰斗,辞国宝,大名无名,性存淡泊归未名。
这是北京大学龙协涛教授为季羡林先生撰写的挽联,悬挂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显而易见,作者未如所愿,这副挽联算不上“一副高水平的挽联”;然而,也不像喜剧大师魏明伦先生所说的那样,是“平仄混乱、对词混乱”的“一副标语”(如果真的是“标语”,应该用“两条”来计量)。
至于挽联中“多次重复用到同一个字”云云,更是批评家魏明伦先生有所不知。就楹联而言,无规则地“重复”某一个字,属于“犯规”;而有规则地“镶嵌”某一个字,谓之“技巧”。上联用三个“通”表现季老的学问,是“排比”;下联用三个“辞”表现季老的品德,也是“排比”。上联的“至道有道”,呼应下联的“大名无名”,也不存在什么问题。
其实,这副挽联中真正突出的败笔,是上联末尾的“大”字和下联末尾的“名”字——“北大”的“大”,与“辞大师”和“大名无名”的“大”重复,“未名”的“名”又与“大名无名”的“名”重复;而这几处文字的“重复”出现,在“章法”上的表现是无序的,更难说是“别具匠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