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人才,是金子现在就发光


中国黄金人才,是金子现在就发光

——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侯惠民教授访谈

    60年庆典即将举办之时,中国黄金业人才将迎来哪些机遇?金融招聘旗舰网站聚贤华尔街走访了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侯惠民教授,感受到了黄金行业的黄金机遇

侯惠民 中国黄金协会 副会长 

黄金投资分析师 国家职业创始人

6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金大国

  自古以来,黄金就深受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喜爱。到目前为止,黄金发现7000年,中国史料记载的就有4000年。建国初期历经战乱,1950年全国产金量才4吨。主要用于支付国际债务、增加国际储备并且不流通。

  从黄金的流通体制来看,82年以前都是统购统销。产金单位统一上缴人民银行,即便加工也要通过审批,不允许私自买卖。黄金走入市场是2002年,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黄金开始走向市场。我国对黄金生产很重视,将黄金从特别冶金品种(有色金属)中独立出来,成立黄金管理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是兄弟单位。

  这几年改革开放后,黄金发展非常快。2008年,中国黄金产量居世界第一,达292吨,2009年更有望超过300吨,成为当之无愧的产金大国。

2008年黄金产量(单位:吨)

中国       美国 南非 澳大利亚 俄罗斯

292吨     234.5 233.3 215.2 188.7

  从消费来看,中国2008年消费居世界第二,第一是印度,因为他们历来有重度消费黄金的习惯,年轻人没有黄金首饰不结婚。

黄金人才:从封闭向市场化转变

  侯惠民教授谈到,在改革开放以前,黄金业本身是相对封闭的,因此人才的选用分配等也是组织上安排。到2002年走入市场后,上海黄金交易所成立,整个黄金市场体系走向开放,人才体系也随之开放,呈现出勃勃生机。

  除了对生产技术人才的需求外,比如从传统的混汞选金到细菌氧化,更多的时候,市场需要的是交易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作为一种特殊的物品,黄金有一般等价物的作用,也曾经是货币购买力平价的重要支柱,其价格趋势的变化与货币呈现非常微妙的关系。

  因此,不仅仅是流通型企业;投资型企业需要关注金价走势,就连生产型企业也同样需要能够把握住金价的变化趋势,什么时候交易最好?弄清楚了这个,就很容易赚钱。在国际上,经常有美元贬值,黄金涨价。所以现在非常需要培养黄金行业的管理人员,了解国际政治、军事动向、经济动向和美国经济变化,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而从薪酬来看,黄金人才的身价也自然不菲,月薪从十几万到近百万的都有。随企业的规模和分配体制而有差异。

  从市场上对人才的需求主体来看,包括生产型/流通型/投资型企业或者混合业态企业,如矿山企业也可能在国家认可的黄金市场,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进行交易。各省市也分布了很多金店、投资公司。如北京菜百在09春节7天黄金销售额达1.6亿。而上海黄金交易所也开通了网上交易,因此,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将大大增加。

黄金人才怎样发光:3大体系炼金有术 

  2002年我国黄金走上市场后,侯惠民教授看到黄金生产和流通企业面临着黄金投资人才短缺的现状。2005年,侯惠民教授会同合作伙伴于2005年初向国家主管部门申报了黄金投资分析师职业,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起草了黄金投资分析师国家职业标准、教学大纲、100多万字的教材,进行试点培训,组织综合评审,为黄金行业的人才选拔/培训/聘用提供了一条可行的标准化道路。

  侯惠民教授透露,为了适应黄金市场的需要,黄金投资分析师的培训分为三个层级:高级黄金投资分析师,相当于大学副教授,是企业管理人才,主要面向黄金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能够把握价格走势制定投资规划;黄金投资分析师,相当于大学讲师,能够分析掌握价格走势制定投资计划;助理黄金投资分析师,相当于大学助教,具有对有关人员进行业务指导的能力,如交易所接单报单员等。

  黄金投资分析师国家职业从05年上半年申报获批进行培训以来,经全国资格考试通过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已有1100多人,但远远不能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侯惠民教授认为,中国想要让人民币走向世界,必须保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要  有相应的黄金储备。中国黄金生产必须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随着中国黄金生产、消费的迅速成长,以及中国黄金人才体系的后发优势的建立,中国黄金人才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