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外交部的通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于今日启程,于9月21日至25日,赴美国纽约和匹兹堡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第64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安理会核不扩散与核裁军问题峰会和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三次金融峰会,并将与各大国领导人进行会晤,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日本新任首相鸠山等。中国,又将再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
中国的外交事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清朝末期,由于清政府闭关锁国,夜郎自大不肯与外界联系,错过了工业革命发展的黄金时代,逃避不了最终的亡国。当开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时,中国却正遭遇到外国列强的侵略和欺辱,如同一头睡狮任人宰割,清政府不断割地、赔偿,毫无尊严可言。虽作为辽阔大国,却被排斥于国际事务之外,甚至连说不的权利都没有。实践证明,一个国家想要强大起来,是需要依靠外界力量,接受外界信息取长补短的,越开放的国家才越发达。因此在新中国成立后,外交事业便渐渐获得重视。
建国初期的外交事业还不算成功,毛泽东第一次出访苏联时,前期遭到斯大林的多次拒绝,理由五花八门。后来毛泽东执意要去访问苏联,却被斯大林撂到一边,不闻不问。毛对此大发脾气,经过后来赫鲁晓夫的背信弃义后,毛再也不出国了,所以毛泽东担任主席的整整三十年,居然只出过两次国,还都是苏联,俨如井底之蛙。当时新中国的地位不被许多国家承认,在参与联合国会议时还遭到一些代表的责难和怠慢。但是现在的中国现在的领导人,却是另外的一番景象。今天的中国不止享有与其他国家平等的地位,还作为大国之一,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
而作为中国第四代领导人的胡锦涛主席,从2003年任职以来,出访达100多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大国形象,带去了中国人民爱好和平、珍惜友谊的愿望。在现代的外交政策上,奉行对外谋求和平,对内谋求和谐,对台谋求和解的三和理念,在国际舞台上,长袖善舞的外交手腕和泰然自若的大国形象展露无遗,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和尊重。
中国的崛起,让世界为之趋步。到目前为止,中国参加了世界上主要的国际组织和数千个非政府组织,参与和签署了300多项国际条约、协定和议定书。在联合国、八国集团同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G8+5)等多边舞台上,积极开展高层外交,宣示我国重大理念及主张,拓展与各方关系,维护我利益与形象。六十年来,中国共与150多个国家建立军事关系、在109个国家设立武官处、有101个国家在华设立武官处、每年派出100多个军事代表团组出访及200多个外军代表团来访,向22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人员两万人次。
在胡温的领导下,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关系稳定发展:中美协议同意全面推进21世纪建设性合作关系;中俄2001年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世代友好”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同欧盟及其主要成员国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日两国领导人成功实现了互访,开创了战略互惠关系新局面。
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缔结长期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上合组织进入全面务实合作阶段;中国成为首个非东盟国家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东盟—中国(10+1)、东盟—中日韩(10+3)合作成果显著。
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取得重要进展:2000年中国与非洲国家成立中非合作论坛和2004年成立“中阿合作论坛”,成为促进中国与非洲、以及阿拉伯国家之间关系全面展开的机制和平台,2006年成功主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巩固和发展我国与非洲国家的友好关系具有重大意义。同拉美、加勒比和南太平洋地区国家互利合作不断深化。加强了同巴西、南非、墨西哥等发展中大国的协调与合作,中俄印、中俄印巴(西)“金砖四国”等合作机制日益充实、完善。
中国不断在国际事务中引领着时代发展的脉搏,在各领域交流与合作上,同各国建立极为亲密的伙伴关系:在经济领域上,我国与有关国家和地区正在建设的自贸区有12个,其中已签署协议并开始实施的有6个。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达77个。在文化领域上,通过主办“文化年”、“文化节”等对外文化活动,建立“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开展多层次多领域的公共外交活动,增进了国外公众对中国的了解和友好感情。在外交创新上,建立境外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问题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海外安全风险评估和防范预警机制。成功实施多起从动乱国家大规模撤侨行动,妥善处置我人员海外遇袭事件。
在处理国内棘手问题上,胡温也以智慧高超、刚柔并济的手段将难题迎刃而解。台湾问题上求同存异,西藏、新疆问题上坚守原则、沟通为上,务必使民族团结、安定繁荣。胡温的外交政策和民族政策渐获广大民心支持,将为中国的未来走向奠定坚实的基础。
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科技革命加速推进,国与国相互依存日益紧密,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总体缓和、总体和平。08年奥运的八方来朝,显示了中国不断提升的国际地位,胡温的和谐理念正在逐步为世人所接受,一个大国的外交传奇也正在奋笔疾书。中国,在改变自身命运的同时影响世界走向,必将在国际上继续占领辉煌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