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中小企业说了不做不如不说


    一次与同事在赴外地公干的车上说起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话题,一致认为是政府有关部门说得多做得少,或说是干打雷不下雨,更一致认为,说了不做还不如不说。殊不知,如此吊人胃口,让许多中小企业主为能得到扶持而兴师动众做报表、造计划,最后是竹篮打水,算不算是劳民伤财?会不会影响政府的公信力?

昨天(925),备受期待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终于出台,针对全球金融危机后出现的中小企业经营困难,《意见》提出六方面的促发展政策,包括完善政策法律体系,营造中小企业发展良好环境;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市场;努力改进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另有29条措施更是十分具体。这不啻是一针强心剂,但愿成为及时雨。

计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58%,社会零售额占59%,上缴税收占50.2%,提供就业机会占75%,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68%。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

 然而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很多法律法规还存在对小企业实施不公平待遇,像贷款优先给大型国有企业,招商引资优惠条件给了外企,而对小企业就没有什么优惠条件。

应该指出,如果我们的管理部门、银行业者不转变观念,不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在价值创造、上缴税收以及创造就业等方面重要作用,再好的政策也会是一纸空文,最终遭受损害的是整个经济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