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风水的深度思考


     近二十年以来,中国内地掀起“风水热”,而赣州成为关注的焦点。称之为“发祥地”,“千年品牌”。2004年,在赣州东面的赣县城东的江畔崛起一座气势壮观的“客家文化城”。城内引人注目的是“杨公祠”,祠内有世界最大的罗盘,罗盘前面塑立风水祖师杨救贫的铜像,吸引四面八方的风水志士前来朝拜。文化城对面的“杨仙岭”(山顶为杨公庙旧址),因杨公而得名,因风水而热闹--------杨公文化研究开发中心在此,面向世界招商引资。有关杨公文化的收徒,培训的网站广告也如雨后春笋,成为赣州一道独特的风景。面对这道“风景”,我们应该对风水作什么样的深度思考呢?

      一,风水为什么能够成为永恒的话题?千百年以来,华夏民族,尤其是客家人,都非常重视风水。基本认为一个家族的兴衰离不开风水。由穷变富,由富到贵,必须有好的风水作后盾。丁,财,贵,寿,是人人最求的目标。而这个目标与风水紧密结合在一起。因此,风水,这个行业在客家居住地永远盛行。兴,是风水。败,也是风水。兴了会败,败了会兴。如果风水之说存在,那么权柄可能就操在风水先生手里了,因此风水师,成为一个职业。堪舆就是这个行业的总称。

     二,为什么多数人重视祖传的地师?很简单的道理,对内不会保秘。一般来说,父教子,或爷教孙,都是100%的传授。而现实是因为文化素质以及悟性修养等等因素而无法60%的承传,更不用说100%了。反之,超越祖传,成为大师,宗师的,历来有之。汉代的张良,唐代的邱延翰,以及杨救贫,都不是祖传,却成为堪舆高峰。人人皆知,风水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能够精通的人,必须是奇才,怪才,鬼才。民间大师,其貌不扬的居多。而且其自身往往有不少的孽障,需要不断地为人类造福才能消除之。其性格也多数不善言辞,常常羞于豪华热闹场面,更不会“经营”风水,因此,这类先生,菩萨心肠,收费随意,也就落得一生清贫,后世留芳。而那些喜欢粉墨登场的,惯于大吹大擂的,多数是花假之辈,他们就是风水界的投机分子,而且善于策划,工于经营,不过,最终是昙花一现,狼狈逃窜,人人喊打。

    

     三,为何求福不成而祸先至?希望作好风水,实现催官,或催丁催财的心理是普遍现象。而事实上能够达到心愿的不多。多数是依然如故,一塘死水。不至于灾祸频发就谢天谢地了。人类的自然法则是穷困者多,发富者少。富贵者不会超过20%的。很多人,积善不足,而贪念太多。再说富贵之地,一要道行很高的风水先生方能觉察,二要三代人修福。即使遇见宝地,也不一定能够拥有-------需要财力或势力的支撑。从点穴到做法,有十几套程序的讲究,一般百姓承受不了这个代价。普通人家明智的选择,应该是避风向阳就地取材,。阴风水能得水藏风就不错了。如果内局紧凑,外堂容纳千军万马,其间藏有富贵。不少人贪明堂广阔,却不知内气不聚,空有万重山。我们很多先生,对深奥的风水学只有瞎子摸象的觉悟。风水门派多而杂,需要一个漫长的学习与鉴别过程。“祖传的”先生往往固步自封。“拜了师的”,往往坐井观天,夜郎自大。三年寻龙,能略知山情水意,七年点穴,方能辨高低深浅。耐不住十年寂寞,为了贪图眼前,匆匆出手,就是盲人骑瞎马,不知道深浅,必然错而引祸。

      凡此种种,必须深思。至于风水培训班,只能是普及风水常识,或风水入门,根本谈不上学风水的历练与修炼。不要步入误区,导致仰天长叹!

     欢迎交流!

      QQ:893728766       手机:1397074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