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企业也需要网络新闻发言人


3.38亿网民使中国大众互联网话语不断被放大,“云南躲猫猫事件”“南京天价烟房产局长事件”等等事件都不再是通过传统媒体,而是通过网络被迅速传播放大的,这让如何学会面对庞大的网络受众成为各级政府的新课题。8月初,广东省工商局针对反映韶关工商局“涉嫌滥用职权”的网帖以“广东省工商局网络发言人”的名义予以回复;9月初,贵阳市人民政府“网络新闻发言人”正式亮相。此外,云南等一些省区也提出,将在各级政府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

作为企业同样也面临如何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的问题, 9月26日,人民网发起了一个关于企业要不要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以及如何建立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讨论,我发表了以下看法:

第一,网络要不要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我觉得没有必要讨论,因为今天我们每一个企业已经不可避免是处在互联网的时代,一个不知名的企业需要互联网帮助传播品牌,一个知名的企业一定会被更多的人关注,网络可以建立一个品牌,也可能毁灭一个品牌。

第二,我们需要深入的去理解网络,网络今天不仅仅是一个媒体的概念,网络是中国3亿多人的一个平台的概念,如果我们把网络当媒体看,我们就会忽略一股非常重要的力量,那就是社会化媒体的力量,网友可以自主发布信息,信息不再是一个中心,而是很多个中心,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中心。因此,很多的企业都将面临着如何应对网络中网友发起的讨论的问题,例如前一段时间,有一个网友发了一个帖子说可口可乐要破产了,第二天可口可乐就要马上出来解释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看,网络新闻发言人是必须设立的,即使没有这个职务,企业对外公关的部门也应该有这样的工作的设计。

第三,到底如何设立网络新闻发言人的制度,企业需要有网络新闻发言制度体系的保障。我认为对于今天的很多企业来讲,最大的挑战以及最需要做的事情是要建立面向网络舆论监测的一套体系,因为网络的信息是海量的,如果你不关注网络上的信息,你可能永远不知道到底网民是在说你好还是在骂你,因此,企业应该有一个网络新闻监测和研究的团队,去研究企业在网络上的口碑。通常很多企业通常认为网上有人批评一下觉得只要问题不大就无所谓了,但是,如果不重视,接下来这个阶段将是一群人骂你,如果所有的门户网站都有负面的信息,那么企业就可能成为网民的公敌,所有网民都骂你,这个时候再去挽回成本和代价是非常高的,很多企业不重视互联网,通常不会在事情一发生的时候就积极正面的去回应和面对的,但是当企业等到不可收拾了,就已经是非常麻烦的时候了。就如宝马的案例一样,宝马哈尔滨2004年初出现了一个撞人案,由于没有很好的去处理,导致在2004年一系列的负面报道,让宝马从此被染上负面的形象认知,以至于后面每一次宝马消费者撞人事件出现后都会被媒体当作负面新闻炒作,特被是网络媒体。因此,企业一定要有一个很好的团队,建立一个完善的科学的网络公关传播监测体系,预测或者是能够监测到你在整个网络平台上的表现,才能更好的利用网络和管理在互联网上的形象。

第四,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方面不仅仅是从网络新闻发言人去利用网络,发言人更多只是去传递信息,在网络上只是被动的回答问题,企业应该利用互联网非常积极的一面,比如说迅速的扩散信息的优势,以及面对消费者的公司和行业信息的主动性传播。有调查显示,有50%的消费者可能会因为企业的新闻,潜在的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决策,现在中国网民对财经和企业新闻有非常大的关注,而且越知名的企业越容易被关注,这说明,网络的舆论对于企业产生潜在顾客有着重大的价值。

第五,企业需要建立一套对于网络意见领袖的管理体系。我们曾经分析过中国50个汽车意见领袖的言论,这50个领袖都是在行业里面非常有专业而且很容易被信赖的汽车研究专家,跟不同的媒体有专栏合作,同时有自己的博客,通过对这50个汽车意见领袖所写过的文章,我们发现,不同的汽车意见领袖写文章时候会偏重某一个汽车品牌,有一些意见领袖文章里面可能会批评某个汽车企业,这说明意见领袖也有本身的传播特性,意见领袖的舆论对于企业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1个意见领袖往往可以影响到一群人。企业不仅要重视跟消费者之间的沟通,还需要通过网络发言人把这些意见领袖利用起来,更加客观的传递你的信息。

(肖明超先生,现任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副总经理。)

 

  [本博客博文博主版权所有,网络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博主姓名与现任职务,平面媒体转载请发邮件到[email protected]获得博主许可,谢谢!]

 

点击此处返回肖明超博客首页

 

肖明超先生更多精彩文章:

 

互联网必将改变企业的营销模式

建国60年中国人娱乐消费生活大变迁

2009中国企业500强:数字背后的隐忧

80%的中国女性消费者担心化妆品安全问题

李开复离开后的谷歌中国将何去何从

奢华的LV们:无奈降价为什么?

80年的商业周刊没落:平面媒体黄金时代已经结束?

皮尔•卡丹出售商标权的尴尬

3G为什么在现阶段火不起来?

中国中西部:下一个潜力经济带

中国普洱茶:混乱之下如何营销突围?

问题富豪落马给中国企业家的启示

建国60年:中国女性时尚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消费+互动+生产:消费者进入3.0时代

农村人如何看病:中国4-6级医药市场透视

皇冠:高端汽车品牌的儒雅之道

中国家电企业:如何在国际化中“下乡”

中国报业:如何在冬天寻找新机会

从福布斯最强奢侈品牌榜看奢侈品牌的营销秘诀

户外新媒体创新的三条道路

中国户外媒体如何面对数字化时代?

宝洁:为什么要让消费者参与创新?

2008-2009:中国消费市场的10个新趋势

中国男性时尚消费文化解码

经济危机下的9大消费趋势

互联网过去的20年与下一个10年

2009福布斯富豪榜揭示了哪些财富规律?

芭比娃娃为什么能风行50年?

不把握中国社会文化的营销很难成功

中国时尚消费人群解读

改革开放30年值得缅怀的50个中国品牌

改革开放30年中国消费变迁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