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名牌的名义驱散傍名牌的阴翳


    近年来,太阳能行业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异军突起未能逃脱被傍名牌围追堵截的命运。“清华阳光”出名了,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清华××”、“北大××”;“力诺瑞特”出名了,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力诺××”、“××瑞特”;“皇明”品牌打响了,立刻出现了“××皇明”;“海尔”进军太阳能,马上就要有了“海尔××”……更有甚者,笔者在湖北某市场看到,有些傍名牌者居然别出心裁,干脆把两个名牌的名称叠加在一起,合成一个牌子。这些傍名牌的中文字体与名牌大致相近或相同,商标图案也十分接近或直接复制。

    伴随着名牌的推广和走红,傍名牌太阳能热水器总是能够如影随形。让只闻名牌的名气,没见过真正名牌标志的农村消费者根本难辨真伪。不过,“贼儿胆大心儿虚”,傍名牌也只是“傍”,打个擦边球而已,却不会完完全全用名牌商标去生产,这就是傍名牌与假冒商标的区别。因此,只要掌握了傍名牌的内在规律,以名牌的名义驱散傍名牌的阴翳并非难事。

    名牌产品如何击败傍名牌呢?首先要分析傍名牌存在的合理性。

    诚然,物竞天择,傍名牌的存在有着生物学意义上的合理性,也就是有它特殊的生存环境。这里面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名牌商标知名度的提高;第二,消费者品牌意识的增强;第三,名牌产品存在大量的区域市场空白点;第四,名牌商标的宣传力度不够。

    笔者以为,针对以上四方面的原因,名牌企业应当推出以下三方面的应对策略。

    第一,继续提高名牌商标的知名度,当名牌商标的品牌形象足够强大,达到为大众耳熟能详的程度。人人都知道名牌商标的标准模样时,傍名牌便没有了生存的余地。

    第二,扩大市场占有率,构建严密的销售网络,注重拓展农村终端区域市场的份额。逐步围剿蚕食傍名牌所占据的市场缝隙。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做有针对性、目标性强和效果好的宣传。这方面很值得品牌厂家的广告投放部门研究。

    这里要搞清楚的首要问题是:你的广告要做给谁看?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对象是消费者。可是消费者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你很难抓住他,很难让广告的触角延伸到每一个消费者的感知范围之内。那么最有效的广告受众不是消费者,又会是谁呢?毫无疑问,要击败傍名牌,首先要争取经销商的支持。你的最有效的广告受众就是经销商。凡是从事太阳能行业和准备从事太阳能行业的经销商,其感知信息的热点肯定会集中到太阳能品牌上,所以将他们定位为你的有效广告受众就会更直接、更容易达到目的。如果最终端的经销商对知名品牌了如指掌,他就不会去经销傍名牌产品,不敢承担也承担不起经销傍名牌产品的风险。

    既然找到了广告受众,那怎样选择投放广告的最有效媒体呢?当然,可供选择的媒体很多。像报纸、广播、电视等受众面较大的大众媒体和网络等新媒体以及户外媒体等等,往往会成为名牌商标做形象宣传的首选。能让广大消费者和各级经销商同时感知。

    然而,笔者以为,这里面存在着几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一,这些大众媒体囊括的信息量和信息的涉及面极为广泛,经销商要从大量的信息中分流出自己迫切需要的太阳能行业的专业信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事务繁忙的经销商不可能坐在电视机前等待自己需要的信息出现,也不可能收集大量的大众报纸去搜寻相关信息。对于目标不甚明确的普通消费者来说,要想让他从众多广告信息中去关注你的信息则会更难。其二,从名牌厂家的角度来看,做企业首先考虑的是成本问题,大凡企业家都讲究以小博大。在大众媒体上投放广告的费用一般都比较高,然而投入了昂贵的广告费却难以收到预期效果,当然十分遗憾。

    选择媒体的原则之一是这个媒体在本行业内是否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是否为业内权威机构和相关领导所认同,是否为业内从业人士所广泛认可;之二是这个媒体的投放是否准确到位,是否能直达你的目标受众——各级经销商;之三是该媒体的广告费是否比大众媒体低,而效果却远远比大众媒体好得多。能够满足如此条件非行业媒体莫属。以行业协会为后盾的太阳能专业权威媒体因其掌握了行业的话语权,并能精确投放到全国各地的经销商手中,成为各级经销商掌握市场动向和行业资讯的必备宝典,其广告效应是其他媒体不可同日而语的。

    名牌企业只要有效掌握以上三方面策略,使名牌商标既能笼络经销商,通过经销商的宣传又能深入消费者的人心,如此化不利因素为有利条件,使傍名牌成为名牌商标的殉道者,不但为企业谋取了利益,也为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