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屡被提上议程打了谁的耳光


昨天,《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发布,决定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必须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根本,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广泛凝聚全党意愿和主张,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决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坚持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党的坚强团结保证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

从公报中可以窥见,党对民主建设是极为重视的,并且把实现党内民主作为实现全民民主的奠基石,体现了党对促进民主建设的决心和力度。

事实上,“民主”一词在公报中被多次强调并不意外,早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民主”便出现60余次,特别是报告明确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中组部部长李源潮评论道,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效路径。

那么什么是民主?民主是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谈及民主,很多人会联想到媒体所误导的现象:凡是民主国家,必是头破血流,议会厅里,不是争吵不休便是赤膊相向,经常因为不同观点吵架打架,是极为寻常之事。在这些反面宣传下,民主看来就是野蛮无道的制度,对比之下专制制度反而稳定很多。于是,一切民主变革进程都步履维艰,生怕跌入深渊,万劫不复。

例如泰国、台湾的民主体制是比较鲜明的,民众表达意愿的方式自由而平等,但是很多人却往往忽略了民主的实际意义,而放大了民主的不良后果。之所以民主会寸步不前,是由于民主一直以来被愤青们误读和断章取义造成,他们甚至断定,自由民主对第三世界是奢侈品。


其实不然,民主并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和武器,它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代替原有的政治制度。但没有自由民主,就很难实现民富国强,一个政党,如果永远抛弃了民主,那也将不可能永久获得民众的衷心拥护。

一党执政下的民主早有成功范例,如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上台执政的只有一个政党,任何决策都是由这个政党党内表决通过,可见,民主并不是危险品,以至于让这些国家遭遇到了所谓亡党亡国的后果,反之,助长了政党的生机和活力,也推动了本国各方面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


况且,党中央实行民主的方式是循序渐进地进行,首先确保全国7000万党员主体地位、激活党员主体意识方面享有民主知情权、决策权等。其次,党内民主率先在上层建筑、精英、决策者中实现,让决策阶层的权力得到均衡对待,把问题摊开来解决和讨论,废除了一言堂,也减少党内帮派的对立,从而走向非暴力非阴谋的民主制度化之路。

十七届四中释放出来的信号,是点燃中国民主之路的火炬,可见党中央是看到了民主的优势的,正在摸索适合本国国情的中国特色民主之路,路虽漫漫,但潮流难阻,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将给那些千方百计鼓吹中国不能走民主之路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