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救市政策会带来什么效应


第二轮救市政策会带来什么效应

 

市场最近再次进入了上升通道,管理层在经过暴跌之后,开始理性的选择维护市场的稳定,以期维护整个经济的信心。在市场规制尚不成熟的背景下,更需要管理层的呵护,才能避免股市成为赌市,股指的波动也不能太猛太强悍。

 

外管局昨日突然放宽QFII投资额度及锁定期,这像一针强心剂注入港股市场,恒指午后发力,至收盘连续收复5日、10日、15日三根均线水平,资金融股及地产股成为昨日大盘最大的“兴奋剂”。

 

就A股市场来看,能够真正扛起大梁的当前还是金融和地产,至于中石油和中石化,最近油价上调了,他们的情绪也好起来一点,很奇怪的是,至从油价上调之后,A股一连迎来四连阳,发改委宣布2日零时上调油价300元,从此开始了市场的反攻序幕,这就让人再次对于原油市场的变动对于A股市场影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首先,资金面的紧张开始慢慢地恢复,前段时间,哼哈二将比神通,政策微调风暴伤及楼市和股市,让投资者伤心透顶,A股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大跌23%,楼市也迎来了成交量的转折点,部分指标城市成交量迅速下滑,北京的成交量下滑竟然达到45%。但是,随着经济真得有可能二次探底,微调风暴以及反通胀的做法终结,市场信心大增。另外,短短一个月时间内,就有9只指数基金拿到“准生证”,监管层如此高密度“放行”指数型基金,在基金发行历史上也属罕见。也说明现在的资金面正在逐步充裕。

 

其次,作为整个经济的支柱,房地产在前期遭遇重大利空后,成交量大幅度下滑,管理层已经看到了危险,开始改变前期的做法。花旗和高盛最新研报认为,中资地产股现价已充分反映了市场对宏观环境的担忧,目前是择优买入的时机。在忧虑中央收紧对房地产政策以及银行贷款增长放慢的阴霾下,中资房地产股过去一个月以来显著回落。花旗表示,投资者对政策、贷款放慢以及内房公司8月份的销售持续放缓,导致中资地产股的股价显著调整,行业的平均股价对每股资产净值(NAV)折让,已由8月12日的13%扩大至9月1日的24%,回到历史平均水平,亦为较合理的水平。事实上,我们都知道,房地产和银行关联度非常紧密,金融地产一般作为一个板块看待,而这两个板块却是整个市场最大的支柱,最近这两个板块开始企稳,市场趁机也迎来了四连阳。

 

其三,传新股IPO“暂停审核”一说已经站不住脚,但由于股市迎来暴跌,管理层最聪明的办法是暂缓,就是放慢脚步发新股,否则,盘面还会被大象和小猪压沉。

 

其四,银监会显然意识到监管市场不能霸王式的硬来。银监会有关负责人3日晚间表示,为了提高银行业的资本质量,银监会正在研究,拟对银行相互持有的次级债分年从附属资本中扣减。这一政策将有助于优化次级债务资本工具的投资者结构,不会减少商业银行次级债的发行量。这对于金融板块来说,部分消除了后顾之忧。什么是风险,踏步不前才是最大的风险,如果管理层让银行停滞不前,这样的风险才是最大。不能因为有风险就不做事情,只要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市场和金融系统的风险就会得到合理的控制。

 

最后,值得警惕的是:自1908年以来,大多数的经济衰退都与货币供给增长率下降有关。因此,如何处理好当前的货币政策,别把好不容易刚刚搞好的经济搞熄火了,真的需要考验管理层的智慧。现在决不是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退场的时候,什么时候才能真正的退出,就在外需真正的恢复的时候以及通胀达到3%的时候,否则,还未成功就开始想退出,只能增加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