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跑跑与798双年展


当“范跑跑”比艺术更精彩,艺术家何为?


首届798艺术双年展的开幕式上,范跑跑和一场退展风波,取代展览本身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在评论家夏彦国看来,开始策展人打算请“范跑跑”来,除了探讨社会问题,也有吸引眼球的目的,外界的压力使这个计划不得不中止。然而悲剧的地方在于,“范跑跑”的来或不来,或退出,都会占据报纸的大块版面,真正的展览和作品最终无人关注。“这是媒体的耻辱”,策展人朱其如此慨叹那些娱乐化的报道。与此同时,大张旗鼓倡导关注社会现实的798双年展也遇到了“作品粗糙”的批评。它提出另一个问题:当现实比艺术更加精彩更有想象力的时候,艺术家何为?

    1

    开幕“范跑跑”抢了风头

    8月15日下午3点,距离“798艺术双年展”开幕式还有一个小时。行为艺术单元策展人王军在“时态空间”厂房里已经走了好几圈,头发扎在脑后,脸上渗着汗。

    北京各媒体的记者此时大都在这里转悠。这个闷热的厂房是计划中进行行为艺术表演的场地。他们收到消息,3点这里将有新闻发布。一个月前就有消息显示,“范跑跑”将在这里首次展示他的作品。

    3点刚过,王军突然举起一个白色的牌子向四周的记者们示意。大家渐渐聚拢,看到牌子上写的是“行为艺术活动新闻发布会转移到空间外广场举行”。

    人们尚未来得及反应,一个脸上缠着白色绷带的人冲过来了,“让开让开”,他挥舞着一根很长的铁杆,一一击碎墙上的24块镜子,破碎的镜面中映射出人们的身影和对面墙上的红色标语。事后王军解释,这是他们的第一个行为艺术:艺术家小兵的《梦的标杆——— 裂变》。

    记者们随着王军来到时态空间外的广场,突然发现了“范跑跑”(范美忠)。他穿着蓝色T恤,戴黑框眼镜,斜挎一个包。站在王军身边,范美忠的表情有些木然。王军开始掏出几张纸宣读,“为抗议北京798双年展完全沦丧了独立性,事实上成为伪民间实官僚的僵化活动,我们决定,行为艺术单元集体退出本届798双年展。”

    围在四周的记者骚动起来,纷纷拿出长枪短炮开始拍摄。范美忠的行为艺术也开始了。

    “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在一块写有“教愚”的黑板前,范美忠开始表演“历史课”。他从封建社会讲到新中国成立,也许是有些紧张,他听起来像是在背课文,声音微微颤抖。

    “我要表达对中国教育的反思。”范美忠表示,不过似乎没人注意他究竟讲了什么。“跑跑,看这边”,无数的镜头对着他闪个不停。表演结束,范美忠迅速离开。

    其他艺术家的表演接二连三上演了:一位戴眼镜的年轻男子趴在地上,脱下裤子被两名壮汉用杖棍打屁股,作品叫做《一百大板》;一名白衣女子手捧托盘,邀请观众随意剪下她一缕头发,可以拿走做纪念,也可以放在托盘中;在用泥土堆起来的重庆“最牛钉子户”模型上插着红旗。

    一个男子推着一排“名牌小便壶”过来,小便壶上分别印着“艾末末”、“潘屎屹”、“芙蓉姐姐”等字样。一名用黑布蒙头的男子将写有“邓玉娇”、“周正龙”的字条盖上“阅后即焚”的红戳儿后,当众撕碎。798管委会的工作人员很快闻讯来到现场阻拦,厉声呵斥:“把绿化带踩坏了!把纸都捡起来。”

    当记者们被眼花缭乱的表演吸引时,首届798双年展的开幕式已经在主会场开始。这边也出现了意外情况:5点左右,一队戴着面具的艺术家闯入会场,朝嘉宾席扔冰块。其中一块就扔在了作为嘉宾的德国大使的鞋上。外国嘉宾认为这是艺术家的互动感觉很有趣,但中方主办者非常紧张,扔冰块的艺术家当即被保安架走。

    王军事后对南方都市报记者表示,开幕式上的这起行为艺术与他们没有关系。其实很少有记者目睹这一场景。虽然主办方包括798管委会的领导、政府部门的领导、德国、韩国大使等都在开幕式现场,但当时媒体都不在那里。

    这是让798双年展的策展人、艺术总监朱其很不满的一点,他认为王军等人是故意的。王军的朋友,一直负责联络媒体的袁霆轩将记者全部拉到了王军那边,一场已经脱离双年展的表演成了双年展的主角:“造成第二天媒体上没有任何一条关于双年展的消息,全部是报道范跑跑的事。”

    王军认为,朱其向官方妥协了,他因为受到“上面的压力”将范美忠等人拒之门外,违背了双年展的独立精神。朱其则反唇相讥,称王军将独立精神理解成了随心所欲。“独立精神,首先是要为你身边的人负责。”

    就在几个月前,他们还是志同道合的艺术家,以“流动的社群”为主题,共同策划包括范美忠、重庆钉子户吴萍在内的社会争议人物加入双年展,准备为倡导中国当代艺术向现实学习而大干一场。

 

    2

    合作罗生门 邀请范美忠是谁提出的?

    在5月,朱其找到王军,邀他作为798双年展“行为艺术单元”的项目策划人。“80后”的王军,从事行为艺术有六七年的时间,此前跟朋友策划了两届“前提”行为艺术节。用画家武文建的说法,王军给人的印象是年轻、热情、有事业心。

    按照朱其的说法,从1996年的上海双年展至今13年,官方的双年展从来就没有接受过行为艺术,这次798双年展设立行为艺术单元堪称一次突破。但在王军等人的退展风波之后,朱其对记者表示,如果第二届双年展再让他做,可能不会再考虑行为艺术。

    朱其提出双年展要强调当代艺术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更早前,朱其在《新周刊》发表文章《当代艺术和社群意识》,提出艺术要向现实学习,艺术家要参与中国的社会进程。朱其将首届798双年展的主题定为“流动的社群”,关注中国主流社会之外人群的存在状态和精神状况,探讨当代艺术、社群与公民社会进程的关系。

    这次双年展的关键词是“现实”。朱其的说法是,哪怕作品粗糙一点,本能一点,做得甚至不像艺术都没关系。关键能呈现某一个人群,或艺术家感受到的某种精神状态就可以了,“形式可以尽量朴素一些。”在这一点上,王军和他颇有共同之感。在此背景下,6月,邀请范美忠和吴萍的想法被提出来。

    然而究竟是谁先提出的这个想法?日后,这也变成了双方争执的问题之一。在王军宣布退展后提供给媒体的《关于798双年展行为艺术项目事件澄清》中写道:“可以肯定地说,邀请范跑跑、重庆钉子户参加798双年展的行为项目‘社会个案研究’是我与袁霆轩提出的。朱其说:这个想法很好啊,那能不能联系得上他们呢?”

    而朱其回忆,“请社会人物是我提出来的。吴萍、范跑跑还有律师刘晓原都属于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价值观和利益冲突的一个交汇点,如果他们能够参与,可以促进讨论一些问题。”

    王军负责联系这些人。原来的名单中还有周正龙,但此时周已被判刑,困难重重,先将他从名单里去掉了。王军还提出邀请陈冠希,但朱其表示不要请太多的娱乐人士,会将双年展娱乐化。另一个备选人物胡戈,则说自己没有适合参展的作品而作罢。

    最后联系到的社会人物包括范美忠、“重庆最牛钉子户”吴萍和杨佳案的辩护律师刘晓原。

    7月4日,王军跟摄像师一行两人,启程前往成都去做一个“范跑跑”和“重庆钉子户”参加798双年展的纪录片。朱其给了他们4000元费用。

    5日,王军顺利地见到了范美忠,做了访谈。7日,王军跟成都某画廊一起策划了一场“‘范跑跑’进军艺术圈———暨‘人人都是艺术家’成都讨论会”,在会上向范美忠颁发了798双年展的邀请书。这一举动吸引了成都大批媒体到场。而这个研讨会朱其称“是没有跟我商量的”。

    范美忠要进军艺术圈被《华西都市报》等纷纷大篇幅报道,争议随之而起。消息广泛转载后朱其才知道此事,他感觉到“麻烦”,几乎每天都有媒体电话询问。各方面的争议袭来,“范跑跑”、行为项目及798双年展被顶到了风头浪尖上。

    王军制造的“麻烦”还有:月3日,他在论坛上发了一篇文章《没有问题的双年展就是问题最大的双年展》,里面有这样的话:“人们不原谅‘范’的逃跑行为,是因为大多数人们还未认知到什么是生命的真谛,对自由的理解层次还比较低,……而范美忠在798双年展的工作要竭力去改变这种状态。”

    王军对记者称,这篇文章使管委会的人很生气,立即给朱其电话。“我就是要把问题扩大,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讨论。”王军认为,中国策展人现在还在回避真正的问题。

    3

    叫停 是“60后”变节,还是“80后”无聊表演?

    成都论坛的麻烦惹大了。在发布会前夕,朱其接到来自主办方———798管委会及朝阳区政府的要求,范美忠、吴萍、刘晓原三人不能参加双年展。

    798双年展脱胎于朱其的一个摄影展的想法。两年前他开始跟一个企业谈合作,自筹资金办一个国际摄影节。这时,美国的独立策展人马克找到朱其,想组织外国艺术家,加入一些新媒体的艺术。聊到后来,两人干脆决定做成一个双年展。

    这是一次自费自助的展览。组委会只有很少的一点经费,全部由艺术家自己筹资解决材料费、人工费用等,798管委会提供空间、音乐方面的配合。用朱其的话来说,这还是一个半官方的展览。

    “我不赞成范美忠的利己主义价值观,作为一个教师他没有权力一个人丢下学生逃跑。但我觉得维护他表达的权力标志着中国社会进步的信号;我支持吴萍对地方政府和房地产开放商的抗争,她只是在现有法律的框架下维护自己的宪法权利。”这是事后朱其对自己当初为何要邀请范美忠等人的解释。他认为,重庆钉子户的现场比当代艺术还更像一个原创艺术作品,现实超出了艺术家的想象力。

    在退展事件发生后,某媒体在开幕式现场追问朱其的看法,他表示:“有些年轻艺术家认为要用激进的方法去推进当代艺术,而我认为应该采用渐进的方式”。在60后的朱其和80后的王军之间,显然还有着年龄的分歧。

    王军抨击朱其未能承受住官方压力,类似“变节者”。而朱其认为问题并没那么简单,压力是一方面,而“后来我自己也觉得不应该让他们参加了”。

    在范美忠宣布进军艺术圈的发布会之后,先期举行的成都双年展捷足先登,一位策展人在外围展先将范美忠拉去做了一个行为艺术。成都双年展现场也做了一个《钉子户》的装置雕塑。“他们抢在前面做了,我们再做没有意思了。”

    更让朱其担心的是范美忠的出现会让媒体“跑题”。开展前一个月,双年展在北京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媒体的问题全是冲着范美忠而来的。“我已经预感到,再这样让他参加,双年展的媒体报道会全部集中在范跑跑身上。”

    朱其还是没有想到,后来事态更严重,退展事件和范美忠的表演成了媒体对双年展的唯一报道点。

    8月4日,朱其通知王军,主办方要求三位争议人物不能出现,798官方网站上所有资料中关于范美忠、钉子户、刘晓原的名字要去掉。另外行为单元的主题原来叫做“网络魂V S社会魂”,容易引起歧义要改。同时要求王军将方案和名单报给朱其,转报给798管委会和朝阳区政府,通过后才算798双年展正式参展艺术家。

    “我们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他们一直在干涉我们。”王军称。

    朱其称王军后来的行为是“一个利己主义者的无聊表演”。因为中间有很多机会王军可以宣布退出,却一直没有,直等到开幕式才来个突然袭击。

    开始王军交了名单也改了名称,但到了8月13日,王军再度将印有“网络魂V S社会魂”和范美忠等三人名字的行为艺术单元海报张贴在798宣传栏中,朱其要求他撕下来。朱其称,最后几天做计划册的时候,王军和他们天天在一起,从早到晚做画册和海报,也清楚参展名单中已经没有范美忠等人,“他还是表示跟我们合作的态度。他要决裂,为什么这时候不决裂?”

    他认为整个过程是一个预谋,王军仍然将范美忠和刘晓原拉到了798。“14日的时候,他还在保证说范跑跑不会来,但范跑跑实际上当天晚上11点已经在798了。到了15日早上,王军就发声明退展。”

    王军则说,直到13日,他得到的消息是这三个人不能在材料中宣传,但没说范美忠等人不能到现场。

    至于钉子户吴萍,从一开始就要求出场费和来回路费报销,对于这次整个只有4万经费的双年展来说,是不可能做到的,王军等人很早就打消了请她到现场的念头。

    最终的结果,是在开幕式当天出现了开头的一幕“退展”闹剧,成为京城各大媒体的热门新闻。

    4

    媒体 所有人都纠缠“范跑跑”

    8月18日晚,朱其踏上了北京开往上海的京沪动车,回去陪伴即将临盆的妻子。在火车上,他将双年展开幕几天以来的风波和争论抛诸脑后,睡了一个好觉。

    然而日子仍不平静。8月24日深夜,在接受完南都记者采访后,身在上海的朱其连夜更新了两篇博客,继续与评论家程美信就798双年展的风波“打嘴仗”。在文中他表示,程的批评与很多媒体的报道一样,是将退展事件“样板戏化”了。

    “官方一定是不对的,艺术家一定是至高无上的,做行为艺术的人一定是受打压的,这些成了他们的信念。我们稍微跟官方妥协一下,他就说你没有独立精神,这已经变成一种暴力,一种样板戏化的东西了。”朱其愤愤不平,他认为在这次风波之后,所有的媒体都将王军等人描述成正义,理想的艺术家,被组委会欺骗和打压。

    “我不认为他们宣布退出的声明代表独立精神和民主,为了个人表达的自由而牺牲别人的权利,这是一种极端的自我中心主义。”朱其甚至表示,不排除王军等人为了出名而制造“被封杀”的事件。

    除了开幕式上的退展风波,坊间风传双年展开幕的第二天16日,就有五六件作品被管委会叫停,还有艺术家主动撤走的。朱其否认。“只有两件”,他说,这一次双年展有大量批评现实的作品,其中被叫停的,一个是张建华的戏剧《农民工返乡》,还有一个是原弓关于四川灾区的纪录片。

    张建华的《农民工返乡》请了一半中央戏剧学院的职业演员,一半安徽农民剧团的业余演员,表现民工返乡后的生活。问题出在里边有一个三陪小姐的形象。“小姐”戴了一个假发套、超短裙,化妆成嫖客的男演员跟她搂搂抱抱。开幕式当天的演出有老干部看到了,打电话举报说:“这是淫秽低俗。”该剧原计划演两场,第二天16日就不让演了。因为全部由艺术家自筹经费,这些演员在北京每天都要花5000块钱的劳务费,之前的排练有15天,艺术家张建华在上面花了近10万块钱。

    原弓的纪录片拍的是他跟四川灾区某村灾民的一个互动。但其中有一个插曲,村长扣国家救灾款,村民到村长办公室找他理论,撕扯起来了,正好原弓带着摄像机给拍下来了,大概有5分钟。管委会觉得敏感,叫停。原弓一气之下将装置全拉走。

    当外界关注,798双年展的独立性究竟受到多大来自官方的影响时,朱其表示,除了上述两起,基本没有多少干涉。“之前双年展基本上没有接受过行为艺术,也没有接受过批评社会的作品,这是这次798双年展两个很大的突破。管委会主办方也是为了表明798要比其他地方更开放一些,我觉得无论是开放度还是承受的风险,肯定比其他双年展大得多。”

    16日,不出所料,北京各家媒体以《798双年展拒绝范跑跑》、《范跑跑跑进798》、《798上演退展闹剧》等为标题,几乎无一例外记录了头天的退展风波和行为艺术现场。

    参展的近200名艺术家中,有80名外国艺术家。参展的国外艺术家来自美、英、德、法、芬兰等十多个国家,尤其是来自南美国家的30多位艺术家,是中国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集中展示拉美当代艺术,却几乎没有媒体关注。

    “这次我觉得跑题跑得非常厉害,现场来了39个外国艺术家都觉得很失望。他们说中国媒体对外国艺术一点都没有兴趣。”

    国外作品部分,有对于艺术本身进行思考的《给艺术的九十九个论题》,还有讨论生态大环境下人类境遇的《坠落星球》,来自智利的策展人尼科亚克图斯卡集合了拉丁美洲诸多新锐艺术家,带来的反映拉丁美洲的《发动:调入、退离》等等。

    令朱其感到尤其无奈的是,媒体报道中的双年展成了一出不折不扣的闹剧。现场那么多关注社群、社会民生的作品,媒体上几乎一个词都没有讨论。主题展里的“残疾人士艺术教育救助计划”,也没有一家媒体关注。“我认为这是中国媒体的耻辱,所有人都在纠缠范跑跑。”

   

 5

    声音 艺术如何照进现实

    “一开始我们确实没想好。”朱其承认,他们虽然想到要请范美忠等人来讨论,但究竟如何将他们纳入艺术双年展,并没有明晰的想法。原来的设想大概是:搜集一年来网上对范美忠的质疑,让范美忠对着镜头一一回答。钉子户吴萍也许会让她站在当年拆迁的现场,可能现在楼已盖了一半的地方,对着镜头讲述一下感受。

    至于他们是否该到双年展现场,到了又该如何表演,更是引发整个风波的分歧点。

    媒体评论家于德清认为,此次798双年展上所发生的一切,表现了当代艺术家对现实的失语,以及在失语的状态下试图关注现实的尴尬。在双年展现场,搭台唱戏、流动药房、村委会议,各种装置作品表现了艺术家们的企图,但于德清认为,在当代中国激烈的社会现实面前,当代艺术家们显然还缺乏从容驾驭的能力,结果反而是现实冲击了艺术。“当现实比艺术更精彩的时候,艺术家何为?”

    评论家夏彦国参观过798双年展现场。在他看来,朱其策划的关注现实的出发点固然很好,但展出的作品实在太粗糙。“艺术创作和精神现实相结合,并不意味着艺术家要粗制滥造。我看到的一些作品让艺术界的人很难接受,这些艺术家基本上是以半专业状态在做东西。”

    朱其辩解称,当代艺术的转型才刚刚开始,他宁可选择一些语言粗糙,但精神真实的作品。“我觉得作品应该更多呈现内容本身,不应把形式搞得太复杂,太完善。”

    此次双年展显示,一些艺术家已经进入基层和社群,关注现实。甘肃的雕塑家靳勒在北京的当代艺术圈混了几年后,回到了他出生的村子,被意外选为村长。他带领村民们自己动手盖起了一个最朴素的当代美术馆,并促使村民参与了艾未未的童话计划。蒋崇无的作品是一个橡皮屋子,是以前的知识分子在“文革”期间坐牢,为防止自杀而特制的房子。这是蒋崇无到台湾,看过陈水扁以前住过的那个房子,按照台湾那个橡皮房来仿制。

    大多作品基本上原样表现原生态,“当然,我们要说这个语言确实不是做得非常成熟,因为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