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际先驱导报》记者来自北京的报道, 8月27日,在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会议上,面对中方提出的“美方应调整舰机侦察政策,减少直至停止舰机侦察活动,是解决中美海、空军事安全问题的根本方法。”之表态,美方的回应是“愿通过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与中方继续探讨确保双方舰机安全的有效方法”。
针对这样一个“回应”,有关国内外舆论一致解读为“美方拒绝了中方的要求”。美国驻华大使馆发言人苏珊·斯蒂文森的观点,“美国有航行自由,将把重点放在如何避免冲突上来,我们的立场不会改变。”也印证了美方的真实心态——拒绝停止对华近海侦察。
事实上,美军在中国专属经济区海域的侦察活动从冷战时期一直持续至今,黄海、东海、南海凡是中国海军驻泊地、潜艇出海通道、演习及武器试验区附近海域,总有美军各类侦察船的身影。而这一“冷战期”就是中国开始搭乘美国贼船的所谓“改革开放”期,即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更加有趣的问题是,在军事上解决美国船只入侵并非难事,却由于中国当局在所谓的“中美外交”层面上一直处于被动而“深感无奈”。
军事专家宋晓军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只要美国遏制中国崛起的意图不变,美方在中国近海的侦察就不会停止”,“这个世界仍是弱肉强食的世界,目前我们最紧迫的任务就是提高中国的综合实力、强化自己的军队。”
问题是,中国已经上了美国的贼船,我们还能有自己的打算和“强国、强军”的机会吗?这就是中方一直以来“深感无奈”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