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迷信无条件付出和自爱等同自私的想法。爱情里要付出,但一切付出都必须是理性的、有条件的、有限度的付出。理由很简单,因为我们都不是圣人,不是万能的,我们只能量力而为,合情合理地付出,这样才是恰到好处,双方需要的能量,没有浪费或白送。
至于自爱,性质也一样,爱自己的出发点是温柔、严谨和理性的,不是随便放纵或包庇自己的欲望,也不是让自己沉迷于借口。自爱是爱的第一站,一切爱都从自爱开始,不懂得自爱的人,不可能懂得爱别人,最后只会执着和要求,呛死大家。
付出和自爱是并行的,并没有互相抵触。爱一个人,是了解、衡量、付出和享受的过程,欲望和爱也是可以并行的,但光是欲望不能提升爱,爱若只停留在欲望的层次,很快会生厌,然后互相指责、找缺点、无事生非。
从欲望中寻找爱,提升爱,才有成长,才能抓住爱。
文中的女子在爱对方的过程中没有成长,只懂得借他的存在满足自己找个对象去照顾的成就感和安慰,从照顾他的经历中找到自己的价值,这就是爱吗?这个问题不容易回答,因为爱的成份是有的,只是爱得足够吗?能让她快乐和满足吗?能让她从快乐和满足中更了解自己,提升自己,更新自己,令自己更成熟,更自由吗?
这是错爱的典范。所谓错爱,便是爱到失去自己的混乱状态,爱到分不清是对是错,是真是假,是好是坏,感情麻木但不断复制所谓爱的行动,不断付出,得不到心理的满足。
爱到失去自己,是谁在爱着谁,谁拖累着谁,已经说不清楚。那到底爱还剩下什么?他贪恋她的欲望是明确的,可她的欲望却是收藏的,让她自己误以为是“应该付出的爱”。他继续找她并不应该是她不能放下的借口,她应该对自己目前的关系和感受负上责任。
恋爱的意义,本来就是让自己从过程中反映自己的真面目,看清楚自己的内外,放下自我,享受和另一个人水乳交融的喜乐,提升活着的质素,让生命更有意思。若爱能让你感受这些,这段关系才算是爱,不然,只不过是尚在测验中的爱,你还未够力量爱好自己,所以也没有能力去爱别人。
我们所谓对别人好,为别人付出,从中是否得到快乐和满足?抑或付出后剩下空虚和质疑,否定对方和自己的一切,觉得付出太多太疲累?这些问题很重要,教你自我检查能量是否过份耗损,入不敷支,让你检查自己是否错爱。看看自己的所谓付出是不是只为满足彼此的欲望,膨胀彼此的弱点而已,是不是纵容了对方的剥削和贪婪,养成对方只管拿取(take)忘记付出(give)的惰性呢!这些都是没有提升的关系,还没有到达爱。
别找借口不肯放下!从自爱开始重整这段关系,从执着中看自己的盲点,从而成长,才算找到爱的大门。
早晨浏览网站的时候发现九月畅销书的排行榜上第一名赫然是素黑的这本《放下。爱》。让我当时就很有冲动一读的欲望,马上去购书中心找到了它。由于这几个月一直忙就没有时间看,近来有点空闲仔细一读,书中主要是摆了许多的案例,并加以分析。我对于那些案例倒不是很仔细的读,也不是很喜欢那些情节,毕竟太过烦忧,令人不悦。但是书中经典的话语我确实很是欣赏,因此,想在这日志中记下来,以供日后时不时勉励自己。摘录如下:
献给拒绝绝望、相信爱的人
从来没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著。
受害者最大的伤口不是被伤害,
而是不肯放下受害者的角色,
宁愿浸淫在痛苦和自怜的心理惰性中,
被负面思想侵占理智和心胸。
那所谓很爱对方的感觉,
当遇上另一个代替品时又会马上忘记了。
原来我们的感觉很脆弱,
却可以欺骗自己爱得很深,
可以为爱牺牲。
观照自己的感情,有多少是豁达的,
纯粹的,不问得失,悠然自得的爱。
又有多少是自我迷执,
不肯放过自己的孽缘?
放得下,爱才真正活出来。
真正可取、正面的爱情,
应该是人生的修养,修来不易。
相对地,情欲横流却很易,易到蒙蔽双眼只看到表面就以为是爱。
目前事业是我的生活的重心。我不会因为情感的挫折而影响事业。怀念固然是美丽而又伤感的,但或许正因为经历丰富,人生才显得更加多姿多彩,爱情也同样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