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CTV与姚明《对话》


 

与姚明《对话》

今天去录制了CCTV财经频道的《对话》,节目的主题是姚明入主上海东方男篮俱乐部。具体播出时间我会通过博客通知大家。先提前跟大家分享一下今天现场的情况。

节目的主持人是陈伟鸿,对话的主角是姚明,现场嘉宾除了我之外,还有老梁、姚之队的章明基、陆浩和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的新闻发言人,著名足球解说人和俱乐部经理张路,著名篮球记者和解说人大徐,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易剑东。

当我们正在嘉宾室休息时,突然一个巨人出现,2.29米!天啊,这是我在电视之外第一次见到这么高大的真人,比我想象的与一般人的高度差距还要高很多!姚明只能被大家仰望了。姚明的出现,一下子调动了现场的气氛,大家争相和他合影留念,请他在篮球上签名,估计姚明已经见惯这种场合,很得体也很亲切地满足了大家的要求。

节目开始录制,让我意料之外的是,姚明的智慧和幽默与他身体的高度一样,与一般的运动员有着天壤之别。在回答陈伟鸿刁和现场嘉宾的刁钻问题时,也是透着灵气和幽默。

我对姚明收购东方篮球俱乐部表达了以下看法和建议:

一、姚明买了一只ST股,他之所以愿意投资很大程度上因为感情因素,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来看,他已经达到需要自我实现的层次,选择这个他的团队从商业角度考虑一致反对的投资项目,是由于他把做这件事看作他的自我实现。当然,这支ST股不是没有咸鱼翻身的可能,只能说从目前来看,他如果要赚钱,要形成一个长期的品牌,需要付出比别的项目更多的努力。

二、对于刘炜因为待遇闹出转会的风波。姚明解释说,在刘炜提出找他谈谈时,他直接让刘炜找俱乐部总经理谈,对于这件事他认为自己处理得过于仓促和草率,对刘炜有些歉意。但我认为姚明的做法是对的,这就是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治理结构,企业的股东、董事长、总经理各个层级应该管的事情,已经规定好了,我们还需要普及这些观念。

三、对于引进洋教头和李秋平辞职。李秋平和姚明师徒情同父子,但正是这样的关系,如果要大步改革向前,才需要引进变革的力量。就像电视剧《刘老根》演的那样,当刘老根的儿子当了总经理,开会时,刘老根还闯进房间要打儿子,因为他已经习惯这种权威了。为了更好的贴近现在的经营理念,必须要空降变革力量,才能扭转过去的作风、文化、行事方式。从另一方面,篮球发源于西方,风靡于美国,现在是一项全球化运动,但中国在这项运动本身的经验很不足,身体素质也有差距,职业化水平更是落后西方很多,那么引进篮球最发达的美国的教练,包括各种助理和运营精英,是必须的,师夷之长技。这也是把东方篮球俱乐部打造成真正职业化俱乐部所需要的。

四、我呼吁呼吁职业联赛推行真正的市场化。正像股市的大盘不好也会影响个股一样,中国所谓的职业化联赛实际上大气候并不好,市场化裹足不前,单纯的体育被政治和政绩浸淫,与各级体育局领导干部的政绩直接挂钩,各省的职业化俱乐部就是省队,要承担去全运争名次。在人才培养、球员转会等方面,主管政府机构出台了一些与职业化不相符、退回到举国办体育的政策。在市场开发的权利方面主管部门大权在握,但实际并没收到很好的市场开发效果。这些等等因素,导致了中国的包括CBA在内的主要职业联赛实际上是带着“职业化”的帽子,走着“两张皮”的路子,所以我呼吁中国的职业联赛应该尽快的市场化,通过市场化去解决国家体育人才培养等等问题。

五、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姚明实际上一个有着多年NBA经验的洋和尚,他此次的收购就像海归回国创业,他会带来发达国家的理念,为中国联赛带来新的气象,忽如一夜春风来,所以借助他自身的品牌、无形资产影响力和东方篮球俱乐部的运作,他可能比别人更容易推进中国篮球的整体改革,向着真正的职业化和市场化迈进。当然,这是我们的期望,也许对姚明来说,这个责任太过于大了。

节目结束后,现场观众都涌向姚明,争相和他合影留念。他站起来时,连录影的摇臂翘起来还没有他高,还需要躲开给他让路。。。。。。回到嘉宾室我和姚明、陈伟鸿都合影留念,我让姚明在我的新书《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上签名留念,我另外送了他一本《写给中国人的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