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师绩效工资系列四:京效教师对绩效工资说“满意


北京远郊区县——

教师对绩效工资说“满意”

本报记者 解淑平 见习记者 王思羽

    “人均涨了700元左右,收入比以前好了。”近日,北京市怀柔区某小学苏姓教师告诉记者,实施绩效工资后,教师们的工资确实涨了。据了解,在绩效工资未实施前,北京市远郊区县为了鼓励广大教师扎根山区学校和农村学校,已经对农村和山区教师工资进行了调整,教师们普遍感到满意。

 

山区农村绩效工资涨幅较大

 

北京市房山区坨里中学校长徐建华告诉记者:“实施绩效工资以后,教师们四个节的节日补贴共4000元,还有学年奖,另外工资也涨幅不少。”

徐建华认为,绩效工资方案的实施更是一种公平的体现,且与每位教师利益密切相关,教师们很欢迎这样的好事,但好事之所以难办,就在于绩效工资与职称、年龄、岗位、工作量等都息息相关,有的教师涨得多,有的教师涨得少,所以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方案很难产生,故比较难办。“绩效工资是一次改革,要想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但目前教师们的反映还是很好的。”徐建华表示。

北京市怀柔区和密云县已于2009年12月起实施了教师绩效工资方案,教师工资调整的差额从2009年1月1日开始补发,教师们普遍比较满意。

官方表示,实施绩效工资之后,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北京大兴区一位教师表示:“实施绩效工资的目的是使教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持平,可以减小城乡之间的差距。绩效工资的落实,使原来在农村的老师会更加稳定,想往区中心调的老师可能也就继续留在农村学校了。”

 

此前政策已向远郊区县倾斜

据了解,在绩效工资方案出台之前,北京市远郊区县已经对农村和山区教师工资进行了调整。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绩效工资方案出台之前,房山区财政就已拨款,为城镇教师每人每月补助100元,为半山区的教师每人每月补助300元,山区教师每人每月补助600元。在绩效工资实施后,这样的政策仍旧保留。

北京顺义区某小学校长告诉记者,绩效工资实施前,顺义区就对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进行了补贴,补贴费根据教师离县城的远近决定。“绩效工资实施后,可以更好的规范工资制度,老师们是很欢迎的,但牵扯到个人的具体工资,他们可能会有一点意见。”该校校长表示。

“两三百元的差距,还不足以让优秀教师放弃城市工作的机会而留在农村。”某区教委工作人员直言,“只有拉开档次,优秀师资才可能会更多的向农村倾斜。”该工作人员认为,教师待遇差距主要原因是重点校、示范校在择校时收取的费用,所以重点校、示范校教师的结构工资比较高,实施绩效工资后,教师的结构工资就会被取消,教师的工资自然就一样了。

 

推进待遇均衡实现师资流动

 

今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由基础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节日补贴、学年奖四部分组成。此次绩效工资改革中,奖励性绩效工资在怀柔区得到了体现:平原地区的农村教师补贴每人每月100元,山区教师每人每月最多补贴800元。

采访中,怀柔区几位农村和山区教师表示,他们切实在绩效工资改革中受益。但该区一位李姓校长对于远郊区县的教师绩效工资改革提出了新问题:“山区教师确实很辛苦,政府拿出钱支持山区教育是合理的,但补助经费不应来自全区教师的绩效工资总和,不应该以下降平原教师的补助水平为代价,去补助山区。无形中形成了‘教师支持教师’,‘教育支持教育’的局面,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政府支持教育。”

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特邀委员王晋堂认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待遇均衡关系到教师能否平稳流动。官方曾公布,不同学校的教师待遇差异可以达到2.5倍,有的地区教师待遇差异更大。王晋堂认为,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师的工资应该是均衡的。如果教师待遇在校际之间差距很大,那么让教师从每月工资8000元的学校流动到每月工资2000元的学校时,他们就很难接受这样的工资收入。

“为了维持教育均衡的大局,重点校和普通校教师的工资要均衡。”王晋堂建议,山区和农村教师的工资还要适当调整,如果他们的工资比城市里的教师的工资高一点,可以更好地为下一步教师的流动搭建平台,提高普通校、山区校、农村校的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结语:截至今天,本报围绕教师绩效工资问题,连续推出的四期系列报道将告一段落,然而该问题仍在进行中,本报仍将继续关注,也欢迎广大读者来电来信与我们一起为推动绩效工资的落实贡献力量。

 

想保证博客的稳定与信息安全吗?快来,一键备份博客大巴文章到新浪博客!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