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2日晚间,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10年1月18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据介绍这是自2008年6月以来央行首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消息发布后楼市受到中国央行突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冲击做出了过敏反应,A股市场周三急跌,上证指数周三A股市场急跌,上证指数跌落3200点整数而且并无征兆显示还有回旋动力。盘面上看,房地产板块领跌股市,截止全天收盘,房地产板块指数大跌 3.43%。个股方面,万科A股下跌2.43%,保利地产下跌4.13%,招商地产下跌4.81%。其他非知名企业更是一路哀歌。
看架势似乎就是一路唱衰楼市,也会有准备买新房的人窃喜,准备金提高就一定会刺穿楼价泡沫。这是毫无根据的,但是有媒体说本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给房地产带来一定的观望气氛,诚然有这个可能,但是绝不会有太大影响。市场上各种打压房地产的猜测也是无中生有,明显论据不足。上调准备金率会适当的增加开发商的融资成本,但是不会实质的改变目前房地产业的现状。
那这次央行存款准备金上调到底与房价何干?其实在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中央政府已经接连使出五招进行房地产调控预演,明显就是针对房地产行业来的:2009年12月5-7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购房需求。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个人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出增加供给、抑制投资投机、加强监管、推进保障房建设等四大举措。2009年12月17日,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联合发出通知,明确开发商以后拿地的首付至少50%。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二套房的购房贷款的首付为40%,且不再有改善性住房等内容。加上重启金融调控对房地产业的自动调控尤其是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影响,可以说,中央政府在约一个月左右的时间里已经连续使出六招来调控房地产。但是效果并不像人们追捧的那么佳,这几条宏观调控政策就像程咬金的三斧子,舞的是上气不接下气的,但却缺少三斧定乾坤的有实效。但是从已经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手段来看,可以看出,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调控采取了步步为营、多招密集连发的策略,说明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调控的态度是明确而有决心的。2009年12月5-7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不但提出要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而且不再提及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提法,也不再强调通过刺激房地产业来促进经济增长,说明政府的思路开始改变,强化了房地产的消费属性和民生保障属性,不再过于依赖房地产业来刺激经济增长。 2009年12月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住房转让营业税征免时限由2年恢复到5年,说明2008年四季度以来出台的系列刺激房地产的救市政策开始陆续退出。 2009年12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出增加供给、抑制投资投机、加强监管、推进保障房建设等四大举措,从此正式拉开了新一轮房地产调控,而且明确要对投资投机购房等进行“点杀”打击,以遏制房价上涨。 2010年1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除继续支持、鼓励首次购房用于自住等内容外,几乎将2008年12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救市政策等来了个180度的大掉头,说明政府自2008年四季度以来的房地产救市期正式结束。而且,新政策的调控面更广,调控内容更全面,调控手段更多。尤其是,新的通知不再提及改善性住房等内容,说明调控变得更严厉,二套房政策在收紧。至2010年1月12日,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说明宽松的金融政策开始退出,开始了新一轮金融调控。在新一轮金融调控下,结合二套房首付40%比例的再次明确,说明新一轮房地产金融调控已经开始。
总体来说,中央政府已经对房地产展开了新一轮全面而严厉的调控,不但已经是使用了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调控手段,而且,调控具有很明确的针对性、目的性,就是严厉打击投资投机购房炒房,打击开发商囤地闲地,遏止房价上涨。进一步,从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12月27日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这是中央主要领导首次接受国内媒体独家专访)的谈话来看,房地产调控还将进一步深化,“差别利率”这个调控手段即将出台,利息调整将成必然。而且,在2010年,不排除开征物业税和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的自有资本金比例的可能。
在上述政策背景下,从现实情况看,当然,由于2009年的大规模增加房贷,一些大中型开发企业已经手握大量贷款,再加上销售增长带来的回款,这些大中型开发商,如果没有进行过度投资,没有将太多资金压在囤积土地等方面,一般暂时不会感到太大的资金缺口压力。而一些中小型开发商,虽然理论上可能会加大融资的难度,但由于本来就不容易贷款融资,因此影响也不大。因此我们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短期内暂时不会对开发商融资造成太大的影响。
总体来说,中央政府已经对房地产展开了新一轮全面而严厉的调控,不但已经是使用了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调控手段,而且,调控具有很明确的针对性、目的性,就是严厉打击投资投机购房炒房,打击开发商囤地闲地,遏止房价上涨。进一步,从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12月27日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这是中央主要领导首次接受国内媒体独家专访)的谈话来看,房地产调控还将进一步深化,“差别利率”这个调控手段即将出台,利息调整将成必然。而且,在2010年,不排除开征物业税和提高房地产开发项目贷款的自有资本金比例的可能。
在上述政策背景下,从现实情况看,当然,由于2009年的大规模增加房贷,一些大中型开发企业已经手握大量贷款,再加上销售增长带来的回款,这些大中型开发商,如果没有进行过度投资,没有将太多资金压在囤积土地等方面,一般暂时不会感到太大的资金缺口压力。而一些中小型开发商,虽然理论上可能会加大融资的难度,但由于本来就不容易贷款融资,因此影响也不大。因此我们认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短期内暂时不会对开发商融资造成太大的影响。
再者,银行提高了存款准备金尽管央行决定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但第一季度的信贷投放仍会达到2-3万亿,全年信贷投放将与原计划同步。有关人士认为,去年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发生过度宽松的情况,在如此背景下,今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回调幅度不会很大,同比增长应在25%左右。
综上所述,央行这次存款准备金上调是立足于长远金融体系更健全、规范对市场作出的反应,近期对楼市影响还有待观察,近期房价仍会趋于稳定。这也是因为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决定的。中国人口比例城市和农村界限明显,比例严重失衡。十四亿人,绝大多数是农民,绝大多数地皮是在农村。尽管我国政府已经把农村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来抓,但离目标还任重道远,因为,目前国民生产总值总会在一定时期内趋于稳定,老百姓口袋里没钱,购买力不是扩大内需能快速扩来的,因此。国情就注定我们的楼市经济仍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尽管被一些人士说成泡沫,但本人认为,目前房地产行业的规模还仍远远不够,政府所做的不应该只是提高存款准备金这样的看似威猛的政策,更应该去实证分析它会引发的后果。诚然,提高存款准备金会在一定程度上收缩银行放贷规模和为房地产行业融资设置门槛,这实际上是提高了银行和房地产企业的运营风险,但最终谁来买单呢?
呵呵,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房价高,就能抑制需求?该买的总得买,除了一些炒房专业户,大家都在排着队买房住,这就是中国的现实,政府把风险踢给了企业,企业自然不干,自然想方设法踢给客户,也就是今天所谈的房奴们。这次政策从最底层来看,无非就是增加了房地产商的运营成本,可以做两种猜测:1.如果这种宏观调控有效,那么就会有若干家房地产公司关门,还有就是连像万科这样的企业也不敢高价拍地建房,等到新的一轮需求涨上来时,只剩下几个像中国移动国企房产巨头,那么后果是不是更可怕?房价是不是会更高?2.这种调控根本就是没一丁点效果,那么我们费尽心思调高准备金岂不是白忙活一场。央行作为一个金融机构管理部门所花的一分钱也是广大纳税人的,如此不计成本,那也不太合适。所以,最后只得出一个结论,一出“国进民退”的长篇即将在房地产行业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