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民调来


  辞旧迎新之际,回首2009,社情民意调查所受到的前所未有的重视,是这一年全国统计工作中当之无愧的亮点。

  这一年,国家统计局召开了全国统计系统社情民意调查工作会议,启用了12340社情民意调查热线,开通了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网,首次组织实施了涉及31个省(区、市)的群众安全感电话调查。

  这一年,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不仅专程赴黑龙江出席全国统计系统社情民意调查工作会议作重要讲话,为国家统计局社情民意调查网题词,而且几乎每到一地调研,都必到当地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视察,关切的话语令四川、吉林、江西、云南、陕西、黑龙江、福建、宁夏、甘肃、湖北、山西、河南、海南、重庆等十多个省(区、市)民调中心的同志为之动容。一时间,全国统计系统遍吹清新的民调之风。

  风从民调来,来的是亲民之风。所谓亲民,就是亲近百姓,就是“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政府统计部门以往多偏重于经济统计、产业统计,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实物量、价值量统计上,而社会统计相对薄弱,主观感受调查难成气候。近几年随着民调中心和CATI系统的普遍建立,重物轻人的统计范式有了较明显的转变。当一个个访问电话打入寻常百姓家并成为百姓反映诉求便捷通道的时候,百姓慢慢发现,政府对群众的意见和感受已经越来越重视,而自己的表态对政绩考核、行风评价、决策导向直至官员评价已经越来越有影响力了。

  风从民调来,来的是高效之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各级民调中心CATI系统的建立,恰恰印证了科技的威力。国际流行的电话调查,让相关的统计调查工作效率不知提高了多少倍。以往需要层层开会布置的调查,现在可以由省级民调中心直接向被访者进行调查了;以往需要印发调查问卷的,现在统统改为在计算机上显示了;以往需要手工填写调查问卷的,现在也统统改为直接在计算机上输入了;以往需要编写数据处理软件并进行调查数据录入的,现在由CATI系统直接执行了;以往需要访问员顶寒风、冒酷暑、敲冷门的,现在只需要一个热线电话就解决了;以往整个调查执行过程中需要处处担心质量与干扰的诸多环节,现在精简为电话访问员与被访者这一个环节了;以往高得吓人的调查经费,现在也可以减少了……这就叫科技一小步,统计效率一大步!

  风从民调来,来的是唯实之风。笔者参加过多次民调会议,接触过许多民调中心负责人,感到他们普遍视民调机构的信誉如生命,将调查数据看得比泰山还重,拒绝以任何名义人为地修改任何一笔数据,“不能因为一棵树而毁掉整个森林”也已经成为全国所有民调人的共识。因为他们知道,只要为一家单位调整了一笔民调数据,就意味着在他人眼里你还有可能为同一家单位调整另一笔数据,或者,为第二家、第三家单位调整相同的数据。如此一来,诚信的大厦将开始崩塌,不仅破坏了民意调查的严肃性、客观性、权威性,更会逐渐丧失民调机构的尊严。没有任何一个机会成本能够大于机构的尊严,因此,民调人选择了坚守,尽管坚守的过程有些艰难,尽管坚守的同时意味着放弃一些个人利益,但是,对调查结果的尊重所换来的,却是党政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信任和充分肯定,是纷至沓来的越来越重要、越来越高端的委托调查项目,是民调事业更加广阔的天地。这哪里是一些小恩小惠所能匹敌的?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大学问家朱熹笔下的灵动图景。当清新的民调之风吹遍全国之时,我们或许会感念,原来“用调查数据说话”的执着,其实就是斩断那些左右为难的纠结和苦恼的一把利剑。(本文原载2010年1月21日《中国信息报》统计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