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头生意——对市场的研判(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引用过一位英国作者的这样一段话:“像自然据说惧怕真空一样,资本惧怕没有利润或利润过于微小的情况。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家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10%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20%,就会活泼起来;有50%,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100%,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300%,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这段话可以说明,资本家的动力就是利润,只要有暴利,冒着杀头的危险都不可怕。

  反思最近的大小非减持,虽然监管层三令五申,但很多大小非根本无动于衷,这说明了什么?就是减持股票能获得暴利。作为投资者,我们会问,为什么一些掌握市场定价权的主流人士在6000点还认为股票估值合理,而大小非在3000点之下减持还能获得暴利呢?整体市场究竟是贵还是便宜?

  我们可以假设生产股票是一种生意,一些人专门从事生产股票的生意,他们成立了公司,收购了一些业务,然后花了一些费用,请券商、会计师、律师包装,打点各方面的关系,然后上市卖给股民。按照最普通的公司假设,1亿净资产的公司,赚了2000万的账面利润,每股收益0.2元,按照30倍的市盈率6元发行2500万股(25%),融资1.5亿,去掉各种费用1000万,股东权益为1+1.5-0.1=2.4亿,股本为1.25亿,每股净资产为2.4/1.25=1.92元,目前整体市场市净率大约3倍,每股价格5.8元,最初投入的1亿元收购资金,等上个3年时间,额外花了1000万打点费,1.1亿元变成5.8亿元市值,扣除10%的资金成本,1*1.1*1.1*1.1*1.1+0.1*1.1=1.57亿(公司重组3年上市,1年上市锁定期),300%的获利,这不是杀头生意,是什么?况且他们根本没有面临杀头的危险,只不过被有些部门“谴责谴责”,最多罚个几十万,如果换成是你,能不减持吗?

  那么,为什么制造股票存在如此暴利?而且暴利存在十几年时间?

  主要原因在于股票市场的行政垄断。你要发行上市,一定要审批。如果白菜上市要经过审批,那肯定不是现在的1~1.5元的价格,我想提到5元以上的价格是根本没有任何问题。所以说,监管层刚开始可能是为了做好事,他怕有人坑害股民,把烂白菜卖到市场,于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思维,所有白菜上市都要严格审核。后来,一些利益人士从中尝到了甜头,慢慢的,只有有背景的国字号或有来头的权贵人士才能在市场上卖白菜,即使偶有其他人,也必须付出高昂的打点费,这点从目前的上市公司“壳”的价值高达十来亿就可证明。最近,为了维护这些人能够不断的高价卖出白菜,连舆论监管都用上了,大家只能说白菜便宜不能说白菜贵。如果摆脱不了行政垄断,每年上市多少白菜都受到严格控制,股民只能永远购买高达5元以上的白菜。

  除了行政垄断的原因造成市场的长期实效,股民由于利益的诱导也在其中起到助纣为虐的作用。假如大家都强调物有所值,坚持安全边际,只要白菜价格高于1.5元就不买,那么暴利自然就消失了。以前面的例子,1亿净资产,2000万账面利润,股民坚持按10倍市盈率购买,发行2500万股,每股2元,融资5000万,去掉800万费用,剩下4200万,上市后每股净资产1.42/1.25=1.136元,市净率按最高1.5倍,股票价格1.7元,投资1.1亿元算上资金成本(按10%年率)等于1.57亿,股票市值1.7亿,即使减持也没什么利润,还不如好好经营企业。

  所以说,你不需要预测经济的走势,不需要看资金的供求关系,也不需要累得吃不下睡不着,对于整体市场的估值,只要看看整体市净率就一目了然,考虑各种因素,市净率在1.2~1.8就是合理的区间,3倍肯定是贵了,6倍瞎子都能看出来贵得离谱。当然这种方法只能对整体市场,对个股就失效了。就比如全国人民去年人均资产面值由5万提高到15万,那一定是通货膨胀原因而不是收入增加,如果是证券公司的员工人均资产由30万提高到100万,那可是实实在在的收入。这就是股市和个股的区别。

  只要市场的平均市净率高达3倍,只要卖股票的生意存在暴利,大股东就无心搞好上市公司(经营的利润与卖股票的暴利相比根本不值一提),而一门心思只想着圈钱,这样股票就会不断的生产出来,不管是新股融资、增发配股、可转换债券,还是大小非减持。300%的暴利是杀头都不怕的生意,所以可以想象,任何行政的力量也改变不了这种市场化的进程,整体股票的下跌只是早晚的事情。

   ; ; ; 有人或许提出用市盈率来判断当前整体市场的价值,如果整体市盈率在20倍,是不是估值很合理呢?从三个方面来分析,用市盈率判断整个市场的估值存在较大误差。首先是经济的周期性导致盈利的不稳定。经济高峰的时候,盈利很高,市盈率好像很合理,可是如果到了经济低迷时期,市盈率马上变得很高,原来合理的股票价格就变成高高在上了。看看十几倍的券商股,资源股,他们的利润能持续保持吗?如果连保持都不能确定,更别提稳定发展了。第二点是盈利中有相当比例的非经常性损益,其中主要是投资收益。去年上市公司从股票市场赚了不少钱,即使保守的公司,也通过打新股赚了一些,今年这些利润还有吗?第三点是盈利具用很大的操纵空间,看看中小板的新上市公司,傻瓜都知道他们是在动笔头抢钱。当然,如果动动笔头抢钱比持枪抢劫来得容易,而且基本上没有风险,本来品德尚可的人也会禁不住去抢一笔。所以给新上市公司10倍的市盈率估值一点也不便宜。在没有严刑峻法的市场,发行一只新股就等于放了一头恶狼进入羊圈,保护意识不强的股民迟早被吃得只剩下骨头。

  第三眼:最近经常有朋友来电询问,股票跌这么多是不是已经很便宜,网上也有所谓投资人士不断鼓吹,但据本人分析,整体市场一定是不便宜,个股有些已经比较合理,但所谓的便宜货还是难寻。如果预期回报率定在8%左右,可以买一些个股,如果你有更高的目标,不妨等待市场的神奇力量(大小非是我们最好的朋友)。

  另外,对于短期市场的走势,对于经济的前景,本人从来不加以判断,在我眼里,只有贵和便宜的股票,没有会上涨还是会下跌的股票。便宜就不断的买,价格合理就持有,不卖不买,太贵了就卖掉。而且,本人也不奢望能通过做波段,赚价差来不断搜刮其他股民朋友的钱,我们只需要踏踏实实投资好的公司,靠品德高尚的管理层为我们赚钱,这就足够富足有余。仅供参考,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