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食日”无必要 节俭意识很现代
徐晓
市人大代表张雪建议我市设立“节食日”,那天只吃一顿饭,餐馆酒楼全部停业。张雪认为,这样做的意义是让大家知道全世界还有10多亿饥民,帮助大家树立危机意识、节约意识,珍惜生活,了解生存的艰辛。
(2010年01月23日《重庆晚报》《重庆人大代表建议设节食日当天全部餐馆停业.》)http://news.sina.com.cn/c/2010-01-23/040319528301.shtml
应当说,张雪设立此一建议是有着其强烈的忧患意识的,。也是针对当下不少地方大吃大喝的现实状况的。几年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研究室特约研究员王锡锌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1+1》栏目中披露,社会上有个说法,中国行政开支,仅公款吃喝、公费出国考察、公车的“三公”费就接近9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占总行政开支的30%。虽然这一说法的准确性有待考证,但官员公款大吃大喝在我国却是一个谁也不能否定的事实,乃至成为腐败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上行下效,流风所及,一般百姓也把大吃大喝视为正常。在笔者生活的学校,不光城市学生花钱大手大脚,就是民工子女也不再以勤俭节约为本色,单中午食堂倒掉的饭菜就非常可观。
因此,张雪的建议是有感而发的,也想通过此一建议来提倡一种风气。但设立“节食日”似无必要,也注定行不通。首先,“那天只吃一顿饭”就很成问题,民以食为天,一天只吃一顿不仅身体会受不了,机关事业单位的成人们估计还可以凭借意志力来应付,但学生只吃一顿,有可能发生一些状况,比如上体育课跑步什么的突然晕倒,家长怪罪起来也十分尴尬。其次,“餐馆酒楼全部停业”影响了一天的收入倒在其次;重庆因为是一个大都会,人员往来十分频繁,“节食日”那天影响了外来观光和做生意的客户兹体事大。
但张雪建议所倡导的节俭风气倒是值得肯定的。首先,节俭是我国一以贯之的风习。战国时代的墨子就说“节俭则昌,淫佚则亡”,墨子生活十分俭朴,他乐于这种俭朴,大力提倡“量腹而食,度身而衣”的节俭主张。在他看来,人们没必要去追求过高享受,只要能吃饱就可以了。事实上,节俭不仅是中国历朝历代有为君王和有识之士的共识,也是世代普通老百姓的居家之道。
其次,节俭不仅是传统风习,更是人类永续发展的现代意识。不久前,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和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的召开,让本就热得发烫的“低碳”更加热力四射。低碳经济不但是发达乃至欠发达国家的共识,不但与国家的减排等措施联系在一起,也与普通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果我们每人每天少坐一次车,少吃一顿饭,客观上也是为人类减排大业作出了贡献。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认识,节俭不仅仅是一种美德,更可以上升为一种现代人的现代生活态度,一国之民都来自觉践行“低碳”生活,就能形成一国的核心竞争力,从而让我们的国家民族有永续发展的动力。
201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