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风云(二)
王先金 编著
第五章 日本偷袭珍珠港 美国轰炸日东京 (5)
南云的错误
12月8日上午10时左右,当第一波攻击的日本飞机在珍珠港大获全胜而返航后,舰队司令南云忠一的想法是:尽快结束这一切,打道回府。尽管航空参谋源田和空袭飞行队总指挥官渊田都主张不能返航,要继续进攻。
这次偷袭珍珠港,南云是冒着失去日本第1航空队的危险出来的,现在他的军舰完好无损并大获全胜,这已经足够了。他不想让自己再次卷入冒险之中。南云还认为,此时他对日本未来战争的最大贡献,莫过于把他的特遣舰队完好无损地带回日本,以便将来再战。这也是军令部同意给南云6艘航空母舰的条件之一。
于是,南云和参谋长草鹿做出了返航的决定。他们这一决定,令许多飞行员大失所望,他们认为这是一生中难得的机会,错过此次机会将会抱憾终生。当然,也有许多飞行员在给敌人造成重大损失后松了一口气,希望尽快返航回国。这些人认为:“我们给敌人战列舰造成的损失,已相当令人满意,鉴于美国航空母舰这一最大目标未在港内,我们没有必要第二轮攻击。因此,特遣舰队不应该使用精锐航空部队再去攻击瓦胡岛上的军事设施,而应该养精蓄锐,准备在将来的某一天同敌航空母舰进行殊死决战。”
渊田认为,日军如果现在停止攻击,就犯下了功亏一篑的致命错误,此种错误,在战争历史上曾一次又一次地使将要到手的胜利化为泡影。但是,南云是总司令,有权力做出如此决定。
南云的决定正确吗?草鹿坚持认为,从当时局势和他们所掌握的情报来看,决定撤退是正确的。
渊田和源田对未能在珍珠港袭击中一干到底始终感到不快。他们断言:“夏威夷是太平洋所有军事行动的关键,谁控制了珍珠港,谁就能牢牢抓住中太平洋。日本只有占领并控制它,才能击败美国海军。”
原来山本的基本意图是:打击美国太平洋舰队,使其在大约6个月内失去战斗力。这样,日本在实施占领东南亚的计划就不会受到美国海军的侧翼攻击。就这方面讲,南云和草鹿完成了他们的使命。
然而,为数众多的美国海军将领认为,日本人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后来的太平洋舰队司令官米兹说:“日本人未返回珍珠港一干到底,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帮助。因为,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喘息之机,使我们可以恢复士气,并重新组织力量。”
大多数日本人,倾向于山本五十六于1942年末在一次谈话中所表达的观点:“事实已经证明,未对珍珠港实施第二次袭击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后来的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日本人未能充分利用瓦胡岛上的惊慌、迷惑和混乱的局面把珍珠港海军基地彻底夷为平地;未能炸毁瓦胡岛庞大的燃油储备;未能找到下落不明的美国航空母舰,是日本人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中所犯下的第一个 、也许是最严重的战略错误。
珍珠港之战,日军以损失飞机29架、潜艇1艘和微型潜艇5艘的微小代价,击毁击伤美军8艘战列舰和10余艘其他主要舰只,击毁美军飞机232架,毙伤美军4500余人,给美国太平洋舰队以重创,使日军一举掌握太平洋地区的制海制空权。
希特勒向美国宣战
下午2时零5分,野村、来栖来到美国国务院,二人一副狼狈相。原来他们查密码,摸索着打字,已经一连忙了三个小时了。电文打字打错了不少,很不象样,但是没有时间重打了。他们刚进大楼,赫尔的电话铃响了。总统把刚收到的情报告诉了赫尔。总统叫赫尔接见日本人,但不提珍珠港,只要冷冷地打发他们走便是。
2时21分,两位日本使节进了赫尔的办公室。野村拿出东京来电译文,表示歉意地说:“我原来奉命在下午一点把这分电文交给你的。”
赫尔气得声音都发抖了,他说:“为什么要在下午一点交给我?”
“这个我不知道。”野村回答。
赫尔看了电文一眼,气愤地说:“我告诉你们,过去九个月来我跟你们会谈,从来没说过一句假话……我担任政府公职已经五十年了,我还没见过那一份外交文件这样鬼话连篇,歪曲事实的。你们这些话这样无耻,不到今天我还意想不到地球上有哪个政府能说出口。”
野村张嘴想说话,可是赫尔不客气地朝门口点头示意,把他们打发走了。
海军部长诺克斯用电话向总统报告了珍珠港被袭击的消息,罗斯福一听就气得透不过气来,说:“真的吗?!”罗斯福先前的看法和诺克斯一样,以为日本要打就会先打菲律宾。所有美国将领,连马歇尔将军在内,都没有料到日本会派航空母舰进攻夏威夷。因为日本的精锐师团都在印度支那,有随时占领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荷属东印度油田之势,珍珠港距离这条进攻线还很远呢。现在他们认清了惨痛的事实:敌人就是要一举把美国海军打垮,以便取得战争的全盘胜利。美国舰只除了出海的几艘航空母舰外,八艘战列舰和九艘巡洋舰及许多驱遂舰都被击毁。人员死亡二千多人。美国太平洋舰队已经完全不存在了。
罗斯福和赫尔通话后,一动也不动地坐了整整十八分钟。他呆坐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来,亲自口述了第一则新闻简报。他很镇定。
晚上,在总统漂亮的椭圆形书房里,三军总司令萨姆纳·韦尔斯站在总统身旁,总统口授明天要发出的公告,总统用宏亮的声音说道:
“昨天,1941年12月7日这是个叫人永远不能忘怀的可耻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日本帝国海军突如其来但蓄谋已久的袭击。
“美国本来是和日本和平相处的,当时仍与日本政府日本天皇进行着谈判,希望能维持和平……”
直到十二点半,罗斯福才出来吃饭。他把消息告诉了应邀来共进晚餐的默罗,说珍珠港遭受了多少损失,还说政府负责国防的人员,包括他本人、诺克斯、史汀生,当时几乎都不相信消息是真的。他们实在不明白,这么大的一个军事基地这样不堪一击,怎么会遭受了这么严重的损失?他还在发愣,还在生气。
“我们的飞机竟摆在地上给人家炸了!”他一而再,再而三地说,边说边用拳头打桌子。“摆在地上!”
当天下午,英国首相丘吉尔打电话问罗斯福:“总统先生,日本人这么一手,究竟实情是怎样的?”
总统回答说:“消息没有错,是打起来了。他们袭击了我们的珍珠港。咱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真的是这样吗?美国群情激昂,只是针对日本而发的。珍珠港的罪行不能归咎于纳粹德国嘛。尽管国会议员们激动极了,可是如果要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国会大概还是不会同意的。即使国会同意对德宣战,全国又会意见分歧,现在旺兴的士气就会落下来的。
但是希特勒帮了罗斯福的大忙。由于俄国战局紧张,“元首”再也吃不住了。他越发控制不住自己动辄发脾气,所作的决定也越来越凭直觉。12月8日,希特勒离开东普鲁士狼窟司令部,乘火车匆匆赶回柏林。因为日本援引三国条约,要求德国对美国宣战。他本来可以不理会东京的要求。早先信誓旦旦,后来自食前言,这种做法在他来说早已习以为常,而且袭击了珍珠港,确实可以说是情况不同,德国要是不想介入与美国的战争,是满有口实的。按三国条约规定,只有日本本土遭受攻击,德意两国才有相助的义务。如果希特勒置日本人不顾,日本人大概也无法报复。
“元首”周围的人无不劝他说:“树敌已经够多的了,不要再加上美国了。”可是这时“元首”却偏偏想起以前对日本外相口头提出的保证来。那时他答应过:“一旦日本跟美国打仗,德国一定随即采取必要的步骤。”因此他说:“如果我们不站在日本一边,三国条约岂非政治上失效了吗?”但是其他的纳粹头子还是不以为然。
他们从12月8日到11日止,日以继夜地整整进行了四天激烈的辩论。东京惶惶不安,苦候结果。最后希特勒终于直说,他的真正动机是进行报复。由于德国在俄罗斯茫茫的草原上受挫,希特勒对美国驱遂舰在大西洋方面的所作所为越来越恼火。一句话,罗斯福遂步升级的剌激终于弄得“元首”忍无可忍。希特勒说:“他要正式宣战的主要理由是美国早已攻击我们的船只。对于这场战争,美国早已是强有力的介入者。美国由于采取了这样的行动,早已造成了德美交战的局面。”
于是希特勒宣布德国同美国处于战争状态。墨索里尼这时早已是希特勒的十足的奴才了,便也跟着对美宣战。
一转眼,罗斯福的问题全都解决了。美国国会别无办法,星期四当天就对德宣战。
也有人说,美国早就破译了日本的密码,对于日本人要偷袭珍珠港,罗斯福总统早已知道。但他没有通知前方,原因出自罗斯福的深谋远虑。他让日本人先下手,从而一举统一舆论和提高士气。否则,是很难动员美国人全力投入到第二次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去的。
美国总统对日宣战
1941年12月7日早晨6时,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珍珠港,几乎使美国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
日本终于迈出了它战争棋盘上最冒险的一着,从而向美国人开战,以此揭开了长达4年之久的太平洋战争的序幕。
东条内阁成立后,制订了《帝国国策实施纲要》,并于11月5日提交御前会议获得通过。
该纲要决定了作战与谈判并进的方针,强调了决心对美国、英国、荷兰开战,并将发动战争的进间定为12月初,如到12月初,对美谈判获得成功,则停止发动战争。
《对美谈判要领》提出了两个实施方案。美国总统罗斯福得知了谈判内容,不觉惊呼:“美国的民主受到了有史以来最严峻的挑战!”
随着谈判的陷入僵局,日本天皇和东条首相要改写世界历史的决心已经急不可耐了。
11月26日,山本五十六大将率领日本联合舰队在层层迷雾中从择捉岛的音单寇湾出发。
山本五十六大将站在“赤诚”号旗舰上,指挥6艘航空母舰所载400多架飞机和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对珍珠港美军的机场和舰艇进行了三次攻击。两个多小时后,美国的20多艘战列舰和大型舰艇被毁,机场全部损坏,近200架飞机被炸,伤亡4500人的损失而使太平洋舰队陷于瘫痪。
日本为了打开侵华战争的僵局,建立“大东亚共和国”,袭击珍珠港的当天,向美国、英国宣战。
同日,美国白宫。
富兰克林.德兰诺.罗斯福总统以最大的愤怒和生平少有的激动,坐在转轮扶椅上向美国人民发表广播讲话。
他宣布这一天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耻日,他发誓要领导美国人民报仇雪恨。
罗斯福此刻多么想站起身来挥动拳头,可是20年前一场小儿麻痹症,使这位59岁的总统下肢永远瘫痪了。他只能用他那成熟而杰出的政治家的演说表达自己的愤怒与决心。
松散的美国朝野和全国人民,一下子被珍珠港事件激怒了。罗斯福这时仿佛看到,美国大地的天空中,熊熊的火焰已经升腾。
第二天,美国宣布对日宣战。
伦敦,白金汉宫。
担任过海军大臣的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首相将肥胖的身体从沙发中弹起,猛吸一口雪茄,激动地又叫起来:“我们从此不会单独作战了!”
与美国同时,英国宣布对日宣战。
中国,重庆。
蒋介石是在凌晨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的,得到日军偷袭珍珠港的报告,他阴郁的脸上绽开了难得的笑容,顾不上装上假牙,他立即吩咐召开高级幕僚会议。
会上几乎没有异议地通过决定:中国正式对日本、德国和意大利三国宣战。同时,向美、英等国提议,组成反法西斯同盟。
蒋介石提出了关于同盟国的三项原则:
一、成立太平洋同盟和联军总司令部,推举总司令,由美国领导该同盟国。
二、要求美、英、苏与中国一同对日宣战。
三、太平洋战争胜利前,联盟各国不许单独对日媾和。
再次审阅即将发往美国的电文时,蒋介石激动的心情不能平息,此刻,他的眼睛有些湿润。
中国孤独地抗击着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已经快5年了,在这漫长的日子里,中国独自抗击着日军的侵略,少有外援,被占了半壁河山,甚至连公正的道义的支持都没有。但是现在终于抗过来了。他和他的政府被逼到了西南的一隅,但他和他所代表的中国没有屈服,他至今仍然高擎着抗日救国的大旗。他是旗手,是号角,是不屈的中国的象征。
蒋介石不觉轻松地舒了口气。在他看来,美国是强大的,只要美国能将战略中心转移到亚洲战场上来,最多只需一、二年的时间,打败弹丸之地且已强弓末弩的日本是毫无疑问的。
美国罗斯福总统看完来自重庆的电文后,对儿子埃利奥特.罗斯福说:“你替我记下来,孩子。”老罗斯福看一眼小罗斯福,“我早就说过,要打败日本人,唯一的办法是抓住中国人不放。如果中国因孤立而屈服,你知道这将意味着发生什么吗?这意味着日本人不仅可以从中国腾出100万到150万军队,而且还会再武装起500万到800万中国人来。这些黄种人的大军会像蝗虫,不,像狮子一样扑向白种人的澳洲,扑向印度和俄国,占领埃及,然后和德国人在中东会师。那时候美国人还能指望干些什么?噢,上帝才知道。”
德国。希特勒得知日本向美、英宣的消息,他有些恼火:矮小的自命不凡的日本人简直是疯了。但是,他为了将他的这个亚洲唯一的盟友紧紧地捆在他启动的已经没法停下来战车上,也为了鼓舞德军的士气,希特勒不得不硬撑起面子,对美国宣战。
1942年1月1日,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26个国家的代表聚集在美国白宫,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决心共同反对轴心国,决不单独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此进入了全球战略性的转折时期。
但是,正在与希特勒作战的苏联,一直拒绝对日宣战,《苏日中立条约》被保存到1945年4月6日,日本即将战败时,苏联才单方面宣布废除,并于日本宣布投降前一个星期对日宣战。
汪精卫傀儡政权和日本派遣军总司令部所在地南京显得冷清。三年前大屠杀中几十万中国人的鲜血渗入地下,还在时时蒸腾着刺鼻的血醒味,萧萧北风中的城市又有些肃杀。
从飞机上走下来的,是日本大本营陆军作战部部长真田穰一郎,他来给派遣军传达大本营的指示。
听传达的只有派遣军总司令和参谋长。真田穰一郎展开作战地图,对田俊六大将说:“这次发动南方作战,从派遣军调出了相当多的兵力,这也是不得已的事情。但是我想,派遣军以其坚韧不拔的决心,当可继续现在的作战,努力压迫敌人,进而攻占香港,接收敌方各国的驻益,不但消灭其势力,还可以和整个南方作战的成果相配合,完全切断援助蒋介石各国与重庆的联系。其结果,解决中国事变的大好时机是完全可能到来的。”
真田离开中国不久,12月1日,日本大本营以“大陆命第572号”给另派遣军下达命令:“……中国派遣军应以第23军司令官指挥其第38师团为基干部队,与海军配合,攻占香港;在确认南方军对马来进行登陆或空袭后,立即开始作战;攻占香港后,立即确保该地附近地区,并实施军政。”
12月8日,日军开始攻击香港。至25日全部占领香港。
此役,日军死伤1496人,英军死伤1555人,被俘9495人。
早在日军进攻香港之前,具有战略眼光的蒋介石,就已经看到了作为日军南进作战重要环节的攻占香港的企图。为了牵制日军对香港的进攻,他曾下令从第九战区抽调第4军、第74军增援粤桂,同时命令第四战区与第七战区向广州方面日军进袭;并调遣第5军、第6军、第60军由广西、四川向云南方面移动,随时准备进入缅甸协助英军作战。
阿南惟矶中将得知中国方面从第九战区抽调兵力的消息后,立即向中国派遣军司令部请战,要求对第九战区再次发动进攻,以牵制第九战区兵力的转移。
这样,距离第二次长沙会战之后仅两个月,国际间形势的变化,又引发了中日第三次长沙大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