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困难有多大、任务有多重,为了山西的长远发展,我们要咬定目标、迎难而上,敢为人先、勇挑重担,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型,努力使我省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于
一度成为全国唯一GDP负增长省份;影响广泛的煤炭资源整合引发诸多争议……尽管山西的2009年之路多有曲折,但最终以全年GDP增长6%左右的成绩收官。备受关注的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工作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并将在2010年继续坚定不移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
力推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全省矿井个数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国有、民营、混合所有制办矿比例为2:3:5),办矿主体由2200多个减少到130个,70%的矿井生产规模达到90万吨以上,30万吨以下煤矿全部淘汰,保留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目前,煤矿整合重组协议签订率已达到98.5%,兼并重组主体到位率达到96%,采矿许可证换证率达到90%。”
事实上,除了对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工作的重点推进,山西省在2009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市场回落严重的情况下,制定实施了焦炭、冶金、电力、装备制造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及28个子行业实施方案。2010年,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将更是山西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山西省省委书记张宝顺表示,低碳经济提高了山西产业发展的门槛,对山西是严峻挑战,也是倒逼山西调整经济结构的一次重大机遇。
未来一年,山西一方面将继续巩固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成果,重点抓好煤矿复工复产、技术改造、安全监管、小煤矿关闭和煤矿基层基础工作。另一方面,将大力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焦化、冶金、化工、建材等传统行业重组工作将启动实施,以加快落后产能淘汰步伐,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同时装备制造业、现代煤化工业、新型材料产业、特色食品工业等新兴产业已确定重点发展方向。“要积极发展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产业、节能环保等高新技术产业。”
从生态建设到低碳经济
11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以上,10个重点城市和70个县(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完成营造林530万亩,荣获“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对于生态环境一直备受诟病的山西而言,这份2009年的成绩单被置于转变发展方式的高度上加以审议。
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山西作为能源大省,毫无疑问将在这个过程中承担自己的减排义务,压力非同小可。
面临这种严峻形势,
值得强调的是,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也列入了山西省未来一年的主要工作任务中。“发展低碳经济首次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和重大举措写入了报告,可见省委、省政府已经把生态强省、低碳转型、绿色发展作为全省工作的战略重点。”山西省人大代表张九萍说。
据有关专家介绍,山西在全国发展低碳经济条件优越,机遇和空间十分广阔,尤其是燃气资源非常丰富。山西将抓住有利时机,在进一步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推进煤层气、天然气、焦炉煤气、煤制气产业一体化。
助力服务业、民营经济
延续近年来对服务业的高度重视,2010年,山西也在加快服务业发展方面做出了具体部署。一方面要推进服务业“1+
山西省人大代表关荣顺建议称,山西文化底蕴非常深厚,应该着力打造城市品牌,在文化产业上下大功夫,借鉴大连打造国际大城市的经验,从长远发展的高度展示山西各个城市的文化特色。
对民营经济的的强力支持也将构成2010年山西转型之路的重要亮点。山西省发改委主任李宝卿介绍称,2009年,山西省已出台《关于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我省鼓励类投资领域的意见》,全省民营企业转型项目达400多个,大部分来自煤焦等领域推出资本。未来一年,山西将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新兴产业和社会公共事业,并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政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