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NB(硬件)产业之评论
1、经济规模
若按重庆政府提出的中期目标8000万台NB计算,代工出货的销售总值应该在120~160亿美元左右(单台均价USD150~200);其它部分难以归入地方政府的名下;若是园区产业链总值5000亿-6000亿元倒是比较可信。
2、1+3的产业布局
HP+广达、英业达、鸿海之NB格局是目前呈现的局面,而主板和LCM是NB中最大的成本项。目前倾向于判断广达和英业达是HP的主要代工商,FOXCONN主要从事主板及结构件的代工(新闻中郭赞誉重庆镁合金加工很像是潜台词)。鸿海旗下群创在成都的产业布局倾向于LCM的制造。推想的局面是广达、英业达风光,鸿海闷声占大头。
3、Samsung、Acer是风向标
同样作为NB的国际大厂,Samsung、Acer在中国立足已久。他们的动向才能最终确定重庆能否作为全球NB重镇。
4、重庆的产业升级
NB虽然可划归IT高科技产品,但NB的生产却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化;必然,重庆首先是完成产业导入,但分得的是最少的部分。三到五年间就判断重庆在NB上完成产业升级,尚为时过早。简单的经济数据如何来确定哪些是规模扩大产生,哪些才是真正的有价值增量?
5、未来光明
联动看待武汉、重庆、成都三地的IT产业发展,才能真正看清区域优势。何况技术的高速发展,NB也可能被电子纸+网络云计算的新一代产品替代。重庆在这一轮的经济调整中占据先机,为本地培养了一大批IT人才及完整的产业链,才是重庆IT产业的在持续竞争中得到的最大收获。
结束语:从此重庆地贵,早上恐怕是再也吃不到2块钱的小面了。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