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加罗尔的印度INFOSYS公司,引领印度美国技术合作的核心企业之一。
印度班加罗尔的高科技园区及接头随处可见的印度征兵广告
新年伊始,印度媒体将明天的中国比作今天的日本,将今天的中国比作明天的印度,其政治大国的野心可见一斑。多年以来落后于中国的印度,在年经济增长率上一直追赶中国,年做梦想着超越中国。英国《经济学家》曾以“新德里的咆哮声在亚洲回荡”为题,在文章中写道,塔塔钢铁、Infosys、Wipro等一批印度公司在国际市场上四处出击,印度虎正在到处觅食,印度正在迎头赶上。 在去年新年的第一天,印度第一大英文报纸《印度时报》在头版没有刊登任何新闻,而是打出了“印度蓄势待发”的口号,掀起了一轮“印度超级大国梦”的宣传攻势。称印度马上就要“在全世界大获成功”,为了加强这种概念,还专门拍摄了一部电视广告说:“当世界还没有留意的时候,一个充满活力的印度已经出现。。。。。。她正抬起头,凝望着蔚蓝的天空说:展翅翱翔的时刻已经来临。”印度商务部长也曾毫不掩饰地说“现在我们已经不再讨论印度的未来了,取而代之的说法是:印度就是未来。” 今年印度的狂想更是到了令人啼笑的地步,下面据2010年1月3日印度主流英文报纸《印度时报》对2020年时的印度和世界进行了大胆预测,大家可以看看印度的梦有多美:届时,印度经济发展速度将会超过中国。印度最终加入核俱乐部,出口核设施,并将有能力对其他国家进行核制裁。印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到2020年达到10%,而中国的增长将降至7%到8%。到2020年,印度还会取代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英语国家,印度将收购媒体大亨默多克的“媒体帝国”,让美国著名大报《纽约时报》成为印度媒体巨头的“子公司”。 印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气体水化物储量,因此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国。 正当印度人热切地憧憬着大国梦的时候,最近来自美国《财富》杂志的一篇报道,却突然响起了一个不同以往的声音:“印度是超级大国?再好好想想吧!”文章列举一组数字说明:全世界挨饿的人约有一半住在印度;该国5岁以下的儿童有47%营养不良或发育迟缓;感染了艾滋病的人口多达570万,比其他任何一个国家都多;超过1/4的印度人每天的生活费不到1美元;只有61%的成年人识字,这个比例还不如卢旺达。这些数字从教育、食品、医疗、贫富差距等各个方面直戳印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软肋。印度现在就做大国梦,未免有点“沾沾自喜”。 西方媒体集体突然转向,给印度泼起了冷水,似乎多少有点令人感到有点不可思议!其实,道理也很简单,西方媒体向来都是站在对自己有利的立场上来说话的。为了丑化矮化中国,他们可以对印度极尽“吹捧”,当看到印度被捧的晕晕糊糊找不到北的时候,同样出于自身的需要,当然他们也可以给印度以当头棒喝,好让印度膨胀的大国欲望也暂时冷却一下。 种种迹象显示,印度经济无法支撑9%的增长速度,许多指标都已发出了过热预警信号,一度曾被认为是将创造奇迹的地方,都明显地患上了发展“疲劳综合征”,经济过热的征兆已经十分明显。印度通货膨胀率已经达到6%至7%(中国为2.8%);99%的印度企业报告称超负荷运转;信贷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是中国的两倍)。印度的贸易赤字不断扩大(标准的经济过热的征兆之一),而中国却在努力控制贸易盈余过快增长。在股市方面,印度股市在过去4年中涨了4倍,涨幅远远超过中国股市。尽管印度经济表面上十分繁荣,但印度不像中国那样有完善的机械制造能力,还没有经历工业化阶段,目前它仍然是一个以服务业为龙头的国家,印度央行在控制需求、给经济降温方面软弱无力,很多公共服务的状况也在不断恶化。听起来颇为可笑,在这里人们可以轻松拥有手机,但却要花费数小时排队接取饮用水。印度电脑专家全球闻名,可在农村,多数孩子无法得到适当的基础教育。超过半数印度妇女是文盲,而在中国这一比例只有1/7。如果不采取措施,印度经济硬着陆将不可避免。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南亚问题专家傅小强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表示:一些西方学者出于“唱衰中国”的目的,近几年纷纷发表文章赞美印度,并把它和中国进行对比,以证明印度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比中国更具潜力。而今,一些外国媒体逐渐摒弃了老一套的思维和报道模式,开始冷静地反思和分析印度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应该说还是比较客观和理性的。 印度现在接过西方的接力棒唱衰中国,总想在经济上、军事上、政治上与中国一角高低,这种幻觉很美,梦也很绚烂,但幻梦醒来却是一场空,看来印度的超级大国梦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印度国产战术导弹发射 印度“布拉莫斯”巡航导弹 印度空军苏-30MKI挂载R-77和R-60训练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