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海尔,学什么?怎么学?


 

《首席执行官》观后感
 
近日,公司组织了收看了关于海尔发展历程的专题片《首席执行官》,我看后深受启发和感动,一方面对于独具特色的海尔企业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和体会,另一方面为海尔“先谋势、后谋利”的企业发展战略观而佩服,当然,要向我们的企业偶像—海尔全面学习,是一个系统问题,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很多。然而,最重要的是要结合我们公司和本职岗位的实际来学习,尤其是要学习海尔文化的内涵和管理模式的精髓,千万不要仅仅停留的形式和表面上,更不能不加消化和吸收地全部照搬,这也是大部分企业都在学海尔却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下面,结合片中的几段花絮,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观点,供大家参考。
 
1、     砸冰箱砸出来的质量意识
众所周知,质量(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服务质量)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三大基石之一(质量、创新、信誉),片中林总带头砸冰箱的案例,实际上唤醒了全体海尔人的质量意识,这也是海尔之所以能成为业内老大和世界名牌的前提之一;
 
2、     进军法国,占领欧洲市场
海尔之所以首选法国作为占领整个欧洲市场的突破口,是由于法国市场中民俗文化、客户消费心理以及对于产品的个性化要求是最高的,正如,一个企业要实现全球化、进军全球市场,就必须先拿下日本、北美和欧洲市场的道理是一样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企业要扩张,就必须首先对目标市场进行系统的市场调查,尤其包括竞争对手的全方位了解以及本企业的竞争性分析,否则,我们的决策就会出问题。这一点对于我们公司今后的发展壮大极为重要;
 
    3、在美国开厂,完善人性化管理
大家都知道,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而,从片中我们更能理解海尔在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是如何不断完善和创新的。第一,在美国的新员工中,马克不愿意站在6S台上受罚,林总没有强求,而是让表现最好的员工上台来展示、享受荣誉,同时,林总也了解了马克的绘画技能,在这件事上,马克已经接受了教训,基本上起到了教育的目的;第二,员工在工作时听音乐的细节,也体现了公司内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可能会不尽相同,不同文化在一起会产生碰撞和矛盾,管理者应该深入学习和了解不同人群的细微差别,包括中国南北方的人群,甚至每个省或城市的人群的行为和思想都有一些不同。因此,人性化管理,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口头和文字上,而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这对于我们将来走向全国,很有借鉴意义。
 
鉴于篇幅的限制,本文对于海尔的理念和模式不再赘述。然而,学习海尔,一定要深刻理解其精神内涵,尤其是海尔“人人是人才赛马不相马”的人才观、“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法”、“市场无处不在、人人都有市场”市场观、“企业生存的土壤是用户”的服务观以及“品牌是帆、用户为师”品牌战略等等。
 
最后,关于学习,我们应该树立一种终身学习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实现知识更新和技能发展,才不会被社会所淘汰。另一方面,我们要结合公司的培训,加强个人的业余学习,尤其是行业知识的补充和运用。
 
我相信大家都会从片中学习到一些重要的东西,这对于我们将来的发展会很有好处,也是我们的培训目的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