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一代的“道”者


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报道是有关《问道》网络游戏的,其内容说《问道》被一些媒体界定为中国青少年网游,而且其用户量在线人数也突破了100万。但是,看到这不得让我心酸。关于为什么?让我慢慢给大家说说。

《问道》

《问道》是2006年厦门市吉比特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历时两年时间开发的2D回合制网络游戏。以深厚博大的道教文化为切入点、《道德经》《庄子》中的人物为衍生,用幽默搞笑的工笔画风格再现了道家风骨的回合制网游.以道教人物为衍生,讲述封神榜敕封千年之后,截教通天教主暗助被太乙真人打回原形化为骷髅山顶一块顽石的石矶娘娘复生,令其广收门人,招揽人才,并拉拢人道、西方教派等势力,趁仙界大劫降临之时,准备再次与阐教决一死战的故事。 其发行商为北京光宇华夏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游戏类别:MMORPG 游戏平台:PC 。

那么首先让我们来解析一个下何谓“问道”?在百度百科中有解释问:是对疑的一种集中与概括,即由疑而引发的一种求知、求解的愿望与要求。其价值在于促使释疑完满,破疑彻底。而在春秋时,《左传》曾有“臣闻小之能敌大也,小道大淫。所谓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和“王禄尽矣,盈而荡,天之道也”之说。这里的道带有规律性的意思,表明道的概念已逐步上升为哲学范畴。因此,我们是否可以理解问道就是“了解哲学”,那这样一来《问道》可就是一款圣物了,因为它的游戏群体是青少年,目标也是指引青少年学习了解哲学。按字面理论是这样推的,可是现实呢?

2009年某月我曾做过一个小调研,以某县地方小学某高年级班为例,班级人数为60人,知道和了解《问道》网游的人有35人,玩过或正在玩《问道》网游的有10人,知道能解释问道其本意的有0人。之后,我在该县某初级中学调研,情况竟然更糟,前两项问题的人数全部直线增加,而能解释出问道意思的人仍为0。只有部分学生说出“道”就是道士。最后,我又在该县某网吧继续,以下午17点30分为准确时间(学校放学半小时),网吧进入十位未成年少年,据观察有6人在玩《问道》网游。

那么也许有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学生都会迷恋《问道》,据一些少年玩家说《问道》网游是不需要花钱的网游,玩家只需要有少量的上网费就可以创建自己游戏角色,开始自己的游戏生涯。这样说来《问道》还真一款物美价廉的网游了,它是真正考虑到了青少年穷的现实。

可这款游戏真的不要钱吗?惘然,这只是一幌子。据玩家说,在游戏的开始你可以不对游戏投资的,但是当你玩到一定等级,如果你不掏钱买服务器给你提供的高级道具,你将在游戏里面寸步难行。而这时,玩家也对自己的角色有了感情,也对游戏里面剧情进程产生了迷恋,就不得不继续投资金钱玩耍。

不是说不要钱吗?怎么又开始要钱了?学生哪来的钱投资?一些青少年玩家的家长透露,玩家没有钱对游戏投资就产生了在家里偷钱的念头,也有部分玩家向自己的同学开始了敲诈。总之,只有钱才能满足他们,而他们却是将所得之钱“问道”。

那么,在文章的开头,我们提到现在《问道》的在线玩家已经突破了100万,也就是说有100万的青少年正在“问道”。前段时间看到贵州卫视有档节目叫做《论道》,我想大家也别论了,因为我们的下一代也正在“问道”可是此道非彼道啊。

所以,“心酸”是形容我现在心情的最好名词。在这里小白呼吁所有在谈、论“道”的朋友们,抽出一点点时间,去关心一下我们的未成年“问道”者们吧,因为他们正在走向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