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模式:经济学分析和互联网应用


从经济学上看,免费有两重涵义,一是体现出经济生产效率的最大化,成本的大幅度降低,能够让产品免费,从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趋势上,从收费到免费是 个必然;二是从商业模式看,免费能够让最多的用户接触到产品,获得品牌的影响力,进而靠增值服务收费实现盈利。这是个辩证的过程,因为随着生产效率的提 高,现在收费的增值服务,到以后也可能免费,进而出现其他的增值服务。

对于网络营销活动而言,促销中用的各种活动和奖品激励等,其实做的也是免费模式,类似彩票性质的活动抽奖机制,更是以小博大的吸引众多用户,像鲤鱼 跳龙门一样的参加到活动中来。通过免费和大奖的诱饵,获得用户的注意力和口碑传播(鼓励转发,发展下线),累积品牌的资产,进而获得潜在用户的名单,诱发 其深度的消费行为,实现盈利。

 客观的说,现在互联网的模式很多,大的方面可以分为:用户付费和第三方付费。最成功的模式似乎是用户付费,说明用户对价值的高度认可,例如网络游戏和腾讯的Q币,以及如今淘宝商城等卖家收费等。显然有用户付费的基础上,广告收入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第三方付费的最大问题是消费和销售的分割导致的成本上升和风险加大。所以目前除开搜索引擎等超级庞大的渠道仰赖高技术进行数据挖掘服务,以及新浪等 大品牌渠道能够获得不错的广告收入外,其他网站的广告收入都只能依赖广告联盟等,新闻媒体网站的收入则更是杯水车薪。类似金融界和东方财富网等,收入还是 仰赖非纯正互联网的软件服务收入。

互联网公司,多从软件公司转型而来。有时候,直接针对客户的服务赚钱来的比烧钱的互联网实在的多。但互联网赚的是影响力和品牌力,其品牌传播的规模效应和低边际成本,是传统的模式无法比拟的。因此,将免费模式和增值服务有机的结合,将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路径。

例如,如今门户资讯网站的新价值在于公关服务,帮助企业和名人进行宣传策划;盛大开始进入上游娱乐资源的价值开发等等。所以,视频网站可以介入上游 的影视作品开发和宣传炒作,腾讯可以介入娱乐游戏行业,等等,都会是个趋势。作为中小网站而言,可利用免费服务吸引用户和商家,再利用高附加值的服务来盈 利。当然,如果免费模式的门槛足够高,则就没人能竞争的过了,诸如腾讯、百度和淘宝等,在此基础上的增值服务,就可以安稳的赚钱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艾瑞网提供了大量的免费的权威的报告,这些免费的资源提高了艾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获得了大量的潜在客户的关注。从新艾瑞网上线 的第一天我就关注上了,并且网站的流量和口碑传播不断上升。基于此,艾瑞再推出各种增值服务报告,其竞争力就可想而知了。此外,诸如康盛创想Discuz 推出的免费的社区软件和各种开源软件,道理也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