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的伟大在于奉献
——张健书法作品展启示录
“唯实笃步 ,童子玩心 ,性情中和,时代弄潮”的艺术理念
2010年1月9日上午,我参加重庆沙坪坝区文联和重庆人文美术馆举办的《感恩·回报——张健书法作品展》,目睹张健先生80幅用心灵、智慧和艺术才情的书画作品,很受感动。张健先生长期伏案研习书法,患有严重颈椎病,右手难以控笔,于是他苦练双手握笔,宛若推磨一样书写,故朋友们戏称“磨书”。“磨书”与其说是作品,还不如说是张健先生用精神、意志、心灵修炼的妙笔丹青,难能可贵!
重庆沙坪坝区文化馆隆重推出《感恩·回报——张健书法作品展》。
展览大厅一角
重庆市原政协副主席罗淑芳(右三)、市委统战部常务副部长丁祥龙(右二)、沙坪坝区副区长蔡道静(右一)、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叶化龙(右五)等市区领导出席开幕式。
张健先生是我敬重的重庆杰出的书画艺术家之一,他学识渊博,为人谦和,磨书、泼墨大书、画意和禅意构成了张健独特的艺术品味和风格,见过他作品的人大都印象深刻,心生感叹。
张健先生说,无悔今生写丹青,如果说在书画艺术上有所成就,与夫人喻素贞的支持、理解、信任、付出分不开,他向嘉宾们讲夫人的付出,令人动容。
嘉宾剪彩。
在2010年1月9日举办的《感恩·回报——张健书法作品展》上,张健先生将自己的20幅作品赠送沙坪坝区文化馆请他们转赠给相关机构,用于慈善事业。
重庆市委统战部常副部长丁祥龙(左一)禅学家李哲良(右二)等参观展厅。
笔者与张健先生及其夫人喻素贞女士合影。
前来祝贺的一批重庆著名的书画家武辉夏、高济民、魏功钦、古月、毛锡雄等等百余人。
张健先生向记者朋友讲述创作心路。
三年前我有幸结识张健先生,几番交谈,张健先生的艺术理念和心路历程让我心生叹服,“唯实笃步、童子玩心、性情中和、时代弄潮”16字是他艺术生涯的概括,张健先生告诉我,唯实笃步,就是做人要实在,不能虚化,中国艺术博大精深,走艺术道路要研究古人,涉猎心诚,一步一步在艺术道路上去获得扎实的基本功,不懈追求,在艺术上一种执着和坚守才会成功。
张健书法作品:“精神可以作贵族,生活可以作贫民”(行书)。
张健先生说,中国艺术生命讲究天人合一,艺术创造必与大自然和谐统一。艺术生命是一种状态,艺术家创作时忘掉周围的世界,自在、洒脱、飘逸,艺术灵感之泉就会奔涌而出。艺术也是玩,但要玩出水平,玩出状态,玩出艺术理念,玩到炉火纯青,需要保持一颗童心,儿童的心灵最单纯,没有名利的束缚,艺术上大智慧的童心是一种高层次的回归。
张健先生认为,毛泽东的书法体现了毛泽东的精神状态,书画之所以成为艺术品,是因为它贯穿了作者的情感,情感是艺术品的灵魂,情感因人而异,有的潇洒飘逸,有的豪放冲动,品评一个书画作品,着重看他注入的情感、神采,形质(笔墨)技巧次之。艺术品重要的是意境塑造,我的作品主要追求“圆融”一路书品,讲求笔力而气韵内敛,达到阴柔与阳刚中和的艺术效果。
张健书法作品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行草)
谈到“时代弄潮”,张健先生说,泼墨挥毫当随时代,不可墨守传统,因为审美文化随时代不断进步,艺术家是社会的人,要有很强烈的社会意识。书画家的作品是人格修炼的结晶,如果胸怀学识不广,审美意识不强,艺术品味不高,就谈不上“时代弄潮”。艺术家的作品是对社会的回报,传递给社会真、善、美,有助于人们心胸开阔、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提升生活品位,激发创造激情,从这一角度讲,真正的艺术家不是索取,而是奉献。
古拙中见高雅,朴实中透秀美
张健先生自幼酷爱书画,几十年的书法学习最后潜心研习、参悟,对真、草、隶、篆等都有研究,以行草书见长,张健深谙“作画而不通书道则其画无笔,作书而不通画理则其书无韵”,“画至书为高度,书至画为极致”的书画至理名论,其书重秦汉、魏晋宗法,梧扑拙流变遗韵,寻时代书法风貌,求以画入书之意,形成了突破陈式、构成巧拙、随势生发、笔墨生动、强烈而鲜明、画意和禅意兼具的书法颜面。权威人士评价曰:“张健书法是现代的,是民族的,是独具个性的。”禅学家李哲良评价是“美的旋律(扬阳刚之美);禅的韵味(蕴阴柔之气)。”
张健书法作品 “秦汉风神”(隶书)
张健书法作品 “禅”与“道”(行篆)
张健国画作品 人勤春早
张健国画作品 三峡秋韵
张健国画作品 三峡壮歌
画家武辉夏在《感恩·回报——张健书法作品展》展语中写道:艺术独具一格,其书重秦汉魏晋之宗法,悟朴拙流变遗风,寻时代艺术风神,求书中有画意趣,流畅风韵之书品,其真、草、隶、篆诸体皆有所为,以行草见长,尤以斗方少字数作品为最。张健先生用灵动的线条、五色的墨韵、多变的形式和点、线、面独构的美来表现书法的神采、气韵和意境。他常常饱沾墨色,磨笔而书,形成一种墨气淋漓、大气洒脱、字势飘逸的泼墨大书。同时以他那随缘放旷、任性逍遥、空灵、恬淡的情性,在欹正疏密、长短宽窄、轻重避迎、向背伸速的自由状态中造化具有画意和禅意的书法颜面。
展厅展出的张健先生《三峡秋韵》等部分画作。
朱晴方这样评价张健的书法作品:凭着雄浑的功力,运用夸张的手法,呈现出“密不透风,疏可跑马”,“浓如黑云,淡如清水”,“重如坠石,轻似蝉翼”,“粗则成面,细若游丝”等强烈对比的艺术表现力,从而追求一种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美感,追求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张健书法作品:“人到万难须放胆,事当两可要平心。”(行书)
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叶化龙对张健先生的书法作品赞赏有嘉:古拙中见高雅,朴实中透秀美;含蓄内敛,新奇险峻,有秦砖汉瓦之风骨,藏唐碑宋帖之神韵;将艺术创作与人生修炼融为一体,集书法美术与音乐舞蹈真谛大成。
张健书法作品“书雅”“春雨”等等
张健书法艺术在海内外声誉日隆,1989年应邀赴日本举办“中日友好书画巡展”,1993年和2005年两度赴新加坡举办书画展;许多作品被国内外多位政要、社会名流、展馆、商家和民间收藏;作品在全国各类大赛中多次获奖。“中国收藏学术研究会”、“世界文化艺术鉴定中心”授予他“当代中国书画收藏市场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荣誉称号。著名美术史论家吴应骑教授对张健的书法曾有过这样的评价:“融天机于自得,会群妙于一心,终自辟门径,独树一帜。”
重庆能出现伟大的艺术家吗?
文献资料显示,抗战时期,中国许多书画美术大师云集重庆,徐悲鸿、张大千、张书旃、王临乙、傅抱石、潘天寿、关山月、李可染、陈之佛、吕凤子、丰子恺、林凤眠、吴作人、刘开渠等等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复兴,以及中外、中西文化的伟大遇合,留下一份分外丰厚深湛的文化遗产。
张健书法作品“ 随缘放旷 任性逍遥”(行书)
今日重庆也是藏龙卧虎之地,许多书画美术大师潜心修炼,他们的作品除109岁的晏济元、画家罗中立有较高的知名度以外,类似张健这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的书画大家为数不少,若干年后,重庆还能能出现伟大的艺术家吗?我想只要党委、政府重视,艺术家们共同努力,艺术市场发育成熟,全社会形成崇尚文化艺术的良好氛围,不仅仅是在重庆,在中华大地会出现许许多多伟大的艺术家!
张健书法作品 红豆(行篆)
张健书法作品 澹如菊 逸如梅(行草)
张健书法作品 春雨(行草)
张健书法作品 巴山夜雨(行书)
梦:志当存高远,天酬追梦人(草楷)。张健作
蔡律 2009年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