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上周上涨行情,盘中沪指放量大涨超过2.3%,于10点50分站上2800点大关。资源股、金融股、农业股全线大涨,反观小盘股却震荡走弱,二八现象明显,蓝筹股可谓井喷集体异动。
截止中午收盘,上证指数报2805.61点,涨2.44%,成交1530.24亿元;深证成指报12202.14点,涨2.44%,成交992.72亿元。两市半日成交超2500亿。沪市共有13家公司涨停,1家公司跌停;深市共有9家公司涨停,2家公司跌停,其中ST股票有1家公司涨停。
从盘面上看,煤炭、金融、农业、有色、钢铁、食品、地产等板块涨幅居前,板块涨幅均超过2%,成为今天上涨的主要推动因素。另外,医药、百元股、计算机板块小幅调整。
市场资金流向方面,截至11点30分,沪市资金共流入112.83亿元,深市资金共流入3.91亿元。沪深300指数成份股资金流入156.81亿元。其中特大户流入31.87亿元,大户流入44.23亿元,中户流入22.2亿元,散户流入58.5亿元。
板块资金流向方面,沪深两市资金流入排名前3位的行业分别为采掘股(42.54亿元),银行股(22.92亿元),证券信托股(20.05亿元)。资金流出排名前3位的行业分别为医药生物股(-24.46亿元),食品饮料股(-6.56亿元),电子元器件股(-6.53亿元)。
个股资金流向方面,沪深两市资金流入前五位的个股为:江西铜业(10.97亿元),紫金矿业(9.12亿元),中信证券(7.90亿元),中国平安(7.71亿元),中国太保(5.02亿元)。资金流出前五位的个股为:长城开发(-2.34亿元),天音控股(-2.10亿元),苏宁电器(-1.88亿元),中恒集团(-1.41亿元),包钢稀土(-1.29亿元)。
广发证券万兵认为,近期大盘的上涨主要受周边市场影响,日本重回零利率及美国的量化宽松致使通胀预期大增,虽然温和的通胀对市场有利,但目前的全球通胀恐怕难言温和,渐露雏型的货币战争也将加大全球经济复苏的难度,与节前相比,除了通胀更具确定性外,并没有太多好的信息出现,节假前后的情绪化行情在大涨过后更宜多一份谨慎,降低仓位回避风险方可立于不败之地。
东北证券研究员赵新安表示,随着券商营业部新设立、迁址和服务部变营业部的陆续完成,经纪业务的竞争将又回到暂时均衡的状态,预计佣金率下降将趋势减缓。他认为,尽管宏观方面流动性难以出现大幅放松,但由于市场下跌空间有限,券商股的估值也处于市场的底部,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中信证券、广发证券、长江证券 等。
国金证券保险业研究员丁文韬认为,保险行业长期成长性较为确定,目前股价对应估值安全性高。三季度由于是行业季节性保费淡季,行业表现缺乏亮点。随着保费增速逐步恢复以及升息预期逐步加强,保险股走势也将逐步回暖。他表示,保险股首推中国平安,随着公司收购深发展之事逐步明朗,前期公司面临的不确定性消除,未来公司成长性确定,综合金融集团优势逐步形成,投资者可重点关注。
东海证券策略研究员王凡认为,市场在权重股带动下向上突破的有效性基本可以得到确认,人民币升值及通胀受益板块值得重点关注。他表示,沪指上周五和今日早间皆跳空高开,日线上留下了一个21点和8点的跳空缺口,且上周五开盘即直接位于半年线上方,主力做多意愿极为坚决,预计该跳空缺口和今日的中继缺口将在近期都难以回补,并有望在后期成为股指调整过程中的强支撑位。根据形态理论,箱体向上突破后理论升幅将达到140点左右,因此,短期沪指的目标位将直指2900点附近。
山东神光认为,资源股和通胀预期相关股票价格出现普遍性上涨,带动全球股票一波上涨行情。以有色金属为代表的资源行业目前面临三大基本面支撑,分别是:美元贬值、内需旺盛、通胀预期,从而激发了资源股的集体“井喷”。 预计全球商品上涨还将持续,10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6732,较10月8日(6.6830)上升98个基点,再次创出汇改以来新高。策略可关注煤炭、房地产等低估值的资产板块和收益人民币升值的航空和造纸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