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坊式的U盘工厂MP3工厂MP4工厂频频倒闭
最近传闻华南地区近200多厂家倒闭的消息,得到许多业内人士的证实。有许多厂商对此拍手称快,当然也有人对此不以为然,认为这mp3依然混乱。这些厂商大多为“一室两厅”作坊式厂商。
从BB机到VCD再到今天的MP3,这些技术门滥底的电子领域总是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就像在国际金融市场游动的众多投机资金一样,常常把矛头瞄准经济有漏洞可钻的国家群起攻之。他们往往久经沙场,目光敏锐。
它们有个基本特性就是在无论什么事情上,都倾向于把一个趋势变成一个极端的趋势,在完全自由的规则下,它也完全可以如此。的确,他们是一批投机者,能够搅乱市场。
在MP3领域冒牌极少,多为杂牌。存在就是合理的。他们只是中国国情衍生出来的产物。他们并不违法,充其量只能扣上一个道德上的罪名,因为他们不对消费者负责。在IT这块神奇的世界里每天都在上演神话,特别是华旗从中关村走向全国的这一“柜台”神话,更是许多人的范本。他们想重复神话,其中最先从事杂牌厂商的人都抱着一种创业的心情,想以此积累资本,积累经验。最终从幕后走到前台。
然而,赚钱模式往往会被无限复制。杂牌军的一哄而上对MP3产业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力。正如索创市场经理邓武感叹的那样,“作品牌的MP3反不如杂牌赚钱。”更有人气愤的表示,“就是这些大量的杂牌把MP3行业给做烂了”。国外厂商是良形发展,而国内厂商则是一哄而上。
许多业内人士都知道,深圳赛格电子广场的背后有一个隐蔽的电子市场,几乎所有电子元件,都能够在这里一次性购齐。而这个市场有许多是提供成品MP3的。比如那些火柴盒、月光宝盒、大朝华这些公的不能再公的MP3都能够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自杀式轮回:洗牌出局
MP3之乱体现在不断处在洗牌中。有人出局,也有人源源不断的补充进来。洗牌通常是由在某一行业有影响力的强势口牌发起的清理弱小竞争者的举动。然而,在MP3领域,洗牌的发起者最新来自渠道,而并非并品牌商。IT的世界向来是各领风骚一两年,今年的霸主明年就可能退居二线。就像近期窜得最快的魅族和蓝魔,在2004年也并不特别之处。
有人说现在的MP3就萝卜大白菜这样买,渠道商的数量有限,而MP3厂商却飞速的增加。这让MP3厂商在与渠道的对话中处于绝对的弱势。渠道商们有底气压低价格,因为你不作,总有人作。所以mp3行业存在很严重的抢单的问题,十块钱以上的利润竞争就非常的惨烈。
众多杂牌就扮演了压低价格的角色。他们的势力在伸向全国各地,硬是把MP3价格拉下来。如果说当年那款爱国者月光宝盒是MP3价格的里程碑。那么,众多杂牌军就是把价格战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