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私家侦探变身隐私杀手


谨防私家侦探变身隐私杀手

 

张女士想请私家侦探调查丈夫的婚外情,谁知交了2000元,对方却以各种理由不按合同约定提供调查服务,并且见她就躲。张女士的尴尬遭遇,仅是这个行业的冰山一角。(8日四川新闻网)

http://scnews.newssc.org/system/2010/10/08/012919229.shtml

随着隐私调查等私密取证需求的不断增长,近年来形形色色的私家侦探社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在处理一些民事纠纷中也发挥了不少积极作用。然而,由于其法律主体地位不明晰、职能难界定、发生争议或侵权事件责任难追究,一些负面作用也越来越凸显出来,骗、宰、诈现象时有发生。

没有营业执照,没有固定办公地点;收了客户钱根本不去调查,拿着钱就跑了;甚至掌握了客户隐私搞敲诈;最惯用、最隐蔽的圈钱手段就是虚开办案费用,有时每天的办案费高达数千元;聘请律师充当帮手,以便吃了原告吃被告,两头吃钱。业内人士自曝的这些黑幕,不禁让人惊出一身冷汗:私家侦探别成了隐私杀手?

私家侦探业存在的种种乱象,无疑警示人们,对于无论是婚姻家庭还是其他民事纠纷的处理,最好通过法定的方式、渠道,严格依照法律程序来处理,寄希望于那些名不正言不顺的私家侦探、社会调查公司,极容易上当受骗,特别是涉及到个人隐私,很可能沦为对方诈骗、要挟的对象,进而陷自己于不利地位,最终得不偿失。

当然,国家有关部门也不能再对私家侦探服务业的混乱状况坐视不管,听任其长期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必须尽快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严格界定其从业资格、条件、程序以及监管、问责办法,兴利除弊,使之走上规范化、法治化的发展轨道,严厉打击非法从业行为,切实保护民众的合法权益和良好的法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