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必须跟随性贬值


当周小川在美国大谈“人民币汇率调整一定是渐进的而不可能用休克疗法”――几乎是明示人民币一定会缓慢升值之后,昨天,国家外汇管理局在半年一度的国际收支报告中就说:人民币汇改不等于升值。“市场主体应克服单边预期,适应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的发展态势,树立正确的汇率风险意识”。

 

我注意到,当天的新闻媒体几乎全部使用了“人民币汇改不等于升值”的标题,这一定是外汇局新闻通稿所规定的标题,而且由新华社首发。实际上,这份报告的新闻点非常多,尤其是当中包括了媒体十分关注的热钱问题,数据显示,热钱正在大量流入,虽然这证实了我们昨天面对部分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暂时上调这则新闻所作出的判断,但这并不重要。

 

而重要的是,这么大一条新闻明摆着,可昨天媒体的报道这条新闻的标题是、而且全都是“人民币汇改不等于升值”。不仅如此,而且昨天的外汇市场的走势也是人民币贬值,当然这与美元昨天的升值有关,但我看也许不是巧合。我认为,今天“人民币汇改不等于升值”的提法是有意识的安排。

 

我们当然热切地希望我们政府更多一些管理人民币升值预期的管理,绝不仅仅是外管局这样说一下就完事。因为,“人民币汇改等于升值”这样的印象是事实告诉我们的、是市场表达出来的真实状况,而不是谁愿意不愿意。所以,想让市场改变这样的看法,希望市场主题建立双向波动的预期,首先是管理者的作用,中国毕竟执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管理是前提,浮动是管理的结果。

 

我们必须意识到,现在管理人民币升值预期应当是经济管理重中之重。因为,不能有效地管理人民币升值预期,那么管理通胀预期就是一句空话,楼市调控的政策就会落空。

 

无论是经济学理论、还是历史的实践已经多次而明确地告诉我们这样的事实,当一国货币升值预期十分强烈的时候,大量热钱将涌入这个国家,从而使这个国家的市场流动性几乎无法控制,出现无法控制的通胀。

 

为什么热钱流入所导致的通胀无法控制?因为,大量热钱流入会造成一个国家的市场流动性非常大,经济表面上看非常热;你想抑制这样的“过热”吗?加息、紧缩货币对不对?可越加息套利资本就越多,市场就更热,通胀就更严重。最后形成恶性循环,越紧缩货币,热钱流入越多,通胀和资产泡沫就越严重,就越得加息。

 

有人会说,我们不用利率手段,而用数量型手段同样可以抑制通胀。错!因为人民币升值预期会导致全球数不胜数的“热钱”流入,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是否有能力把这么多的货币都收干净?如果收干净,这个国家需要多大的财政成本?这等于让财政为“热钱”支付利息,等于是让热钱打劫我们的财政收入,我们支付得起吗?

 

尤其在全球性货币竞争性贬值的背景之下,唯独人民币升值,那将使什么后果?结果,如果各国货币竞争性贬值,而人民币升值预期却十分严重,那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几乎无法抑制。对中国经济的打击将是致命的。

 

人民币此时的市场表现必须是“跟随性贬值”。跟随谁贬值?美元。谁让它是国际储备货币。有没有条件?当然有。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绝大多数都是美国企业创造的,剔除这部分额度,中国对美的一般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是逆差!那我们为什么要对美元升值?没有道理。

 

每天晚上的7点30分到8点,我都会和老朋友张劲东先生在CCTV证券资讯频道《投资大参考》节目中,一起再聊聊每天影响证券市场的那些事儿,中国经济的繁荣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有力支撑,从宏观经济事件中找到适合资本运作的投资机会,就成为是我们做这档节目的初衷,希望能从我们的“只言片语”中,大家能得到些启示,我们这档栏目也开通了短信热线15010105189),也希望通过这个方式能跟大家进行交流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