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无忌
9月26日新华网报道: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2009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说,2009年,中国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法规制度体系,将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主体从县委书记层拓宽到各级各部门领导干部。2009年,全国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7%,连续5年保持了下降的态势。
看罢这则新闻,笔者脑海里忽然闪现了24日《南方都市报》刊发的《安元鼎:北京劫访“黑监狱”调查》的新闻。这才确确实实地理解到“全国信访连续5年保持下降态势”的真正意义。
对照安元鼎“劫访”事件以及所谓的“信访下降”,也就不难理解,真正下降的实质原因并非“促进与保障公民各项基本人权方面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而是一些地方政府在截控上访人员方面有了极大的“改进”。这个发明也应该得国家级“创新奖”,否则难以体现这项“成果”的实际“价值”。
安元鼎的诞生以及其所作所为,无疑是部分地方政府推波助澜的结果。对于安元鼎来说是利益驱动,对于部分地方政府来说,便是“维稳”的需要。无论是安元鼎从中获利,还是部分地方政府的维稳,都是限制他人人身权利的非法行为,严重违宪之举。
即使是出于“维稳”的需要,又岂能将其作为堵塞民声的借口呢?
事实上,采取这样的压制方法,使民情民意不能上达,绝非明智之举。既然部分地方政府花这么大的心思来截留上访百姓,定然自己做了亏损百姓利益之事,担心百姓将真相上达党政高层,致使败露遭到法律的惩罚。
任何违法之举,是无法长期遮掩下去的。因为,在目前这样的环境下,民声表达的渠道众多:向记者陈述,网络曝光,还可以在网上直接给党政高层留言等等。
社会稳定是所有百姓所期盼的,维稳的责任也义不容辞地落在地方政府的肩上。但如何维稳有没有深奥的学问呢?回答是只有一门专门的学问:虚心听取百姓意见;扎扎实实地为百姓办事;及时处理百姓之间的矛盾与纠纷;防止小事扩大与蔓延;政府官员绝不做损害百姓利益之事。此外,没有任何学问。
地方政府如果真的为了“维稳”,就不应该采取各种极端的手段来堵塞民声。任何国家,任何社会,民声一旦遭到扼杀或是被堵截,本身就面临诸多隐利益纠葛产生的问题,继而衍生各种矛盾。如不能及时解决,其矛盾和问题定将升级,危及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
因此,我们这个社会需要科学的、合情合理的、更需要合法的维稳方式,绝不能将堵塞民声视为维稳的借口。如此这般,其结果只会适得其反——越维稳,越不稳!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是恒古不易的真理。让民声获得正常的渠道表达,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矛盾的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