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吴文筠 | 2010年03月13日 23:20 | 栏目: 不染忧尘童真无价~
(33) 点击 | (4) 评论 | 本文地址: http://wuwenjun.blshe.com/post/8376/516915
变老是人生的必修课,变成熟是选修课。
学会忘记是生活的技术,学会微笑是生活的艺术。
十年前,孩子还是个五、六岁,顽皮到把塑料马夹袋套头上当帽子、咯咯咯地一路撒腿奔着笑着的小男孩。这个危险的意外举动,让紧随其后的“叔叔”吓得不轻,追上去一把扯下那个心血来潮的“帽子”,为了让他记住此行为的严重性,叔叔站在马路边毫不客气地严厉斥之。
“叔叔”从来没有如此大声地和他说过话。那是唯一的一次。
“叔叔”的厂里,有草丛堆里专门为他捉来的放在瓶子里的萤火虫。还有工人捉来送给他的小麻雀和开车出去专门带他从集市上买来当宠物养的小龙虾。这些都是他喜欢的。唯独那条彪彪壮壮、抵得上一个门卫的狼狗“小龙”,让他见了怕怕。为了消除他对狼狗“小龙”的恐惧,“叔叔”很肯定地告诉他,小龙只咬坏人,不咬好人。我们家棒棒是好孩子,小龙不会咬棒棒的。小龙只会保护棒棒。
显然,这句话,小男孩坚信不疑。就因为这句话,从来没有过动物伙伴的他(除了叔叔买给他的乌龟、鹦鹉、和小龙虾这些)、很快就毫无心理障碍地接受了狼狗“小龙”在跟前窜来窜去的各种亲热。
还记得,小男孩站在屋檐下,把一个个五颜六色的肥皂泡吹得满世界都是。“戏弄”得狼狗“小龙”在一边那个急啊,敢情这是啥玩意?咋一抓就没了呢?从来没有见一条狗可以这么长时间地二腿分立,呼哧呼哧没命地一个劲地傻傻扑腾。
然后,男孩还没来得及长大,不被他理解的那些生命中的“走进又走出”,终于化成了一个个天真的困惑与提问。
那是在去吃肯德基的一次路上。
临出门,家人关照,不许带他去吃肯德基。和小家伙商量好,等会回来,她们肯定要问的。小孩子不能撒谎。
那怎么办?小脑袋显然还不能应对。
于是面授机宜:等会回家,无论外婆、妈妈她们怎么审问你,记住,你不要回答。记住了吗?你不回答。什么也不要说。既保护了姨妈,又没有做一个撒谎的坏孩子。有时候,沉默是最有力量的武器。不说话,别人拿你就没有办法。你没看见外国电影里都这么说的吗?你有保持沉默的权利。就这个意思。你要是说漏了或坦白了,姨妈就倒霉了。外婆、妈妈又要骂姨妈给你吃垃圾食品了。
恩,姨妈,我不会说的。……姨妈,叔叔是好人还是坏人?
宝贝,姨妈不明白你为什么会问这个?
姨妈,我听见我妈妈和外婆讲到叔叔……我不知道她们在讲什么。但我知道是讲叔叔。
哦……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姨妈再告诉你。
可是,姨妈,你告诉我,叔叔是好人还是坏人?
知道孩子放不下。带他吃,带他玩……那些时间和金钱。那些绝无水份的厚实情感。
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孩子的念念不忘,在这二个答案里,我选择了后面那个。
姨妈,你告诉我,叔叔是好人还是坏人?
姨妈告诉你,你不能告诉别人。
小男孩很认真地点头。
“坏人”。我也被我的答案吓一跳。可是已经收不回了。
小男孩很震惊地仰住脸,不可置信地注视着我。眼泪一滴一滴、吧嗒吧嗒落了下来。
望着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和泪花,我意识到我的粗暴、残酷,以及不可饶恕。
我在亲自打碎一件很美好的东西。
小男孩沉默良久,说:姨妈,我不会告诉别人的。叔叔是坏人是不是现在只有我们两个知道?
我说:是的。就我们两个知道。
姨妈,我们刚才说话的时候,旁边的人会听见吗?要是被他们知道了,叔叔会被抓走吗?
我们说得很轻。他们不会听见的。你放心,宝贝。叔叔不会被抓走。
可是,姨妈,叔叔如果是坏人,那小龙为什么不咬他?
是啊,小龙只咬坏人,不咬好人。既然叔叔是坏人,小龙为什么不咬叔叔呢?
小男孩又困惑又伤心。
我牵着他的小手,一时语塞。
姨妈……你知道吗?我难过得肯德基也不想吃了!我们回家吧!
不不不,姨妈还是带你去吃肯德基吧。姨妈希望你多吃一点,个子再长高一点。
长多高?
恩,长得跟天空一样高吧!这样,你就能摘到天上的月亮和星星了。我东拉西扯、信口开河地安慰着他。
没想到,小男孩听了我这个话之后,一脸的愁眉苦脸,心思重重。
半响,他扑闪着刚才还满是泪花的大眼睛极为认真地质疑道:姨妈,我要是长到和天空一样高,那我不是没有一间房子住得进了啊?
孩子一脸天真,似乎不反对长天空一样高,只是想“提醒”我别忘了帮他解决将来可能需要用来“栖身”的房子问题。
孩子对身边我们这些成年人给到的每一句话的当真程度、以及初显出来的逻辑思维能力让我无比地惊讶。
那天终于还是在俺的哄骗怂恿下,去吃了那顿让俺颇感“罪恶”、同时也可能是他平生最难下咽的肯德基。
家人知道我对孩子的宠爱以及我的我行我素。很不放心地“坚信”我会把她们的关照当耳边风。
回家之后,半个小时里都破天荒一直没有人来旁敲侧击问这个事。我很放心地拿衣服去洗澡了。
直到我进卫生间。
哗哗的水声里,就听见一个声音小心翼翼地试探:姨妈今天带你去吃了什么?
小家伙跟我保证过,无论谁来刺探军情,今天他都要表现得像电影里的地下党一样口风严守,不吐一字。嘿嘿,你们就问去吧。我一点也不怀疑小家伙被“调教”的能力。正在我为我的先见和教授暗暗得意、准备享受“成果”之时,就听见生生脆脆、很响亮地一个童声按耐不住地带着挑战、不无神气地答道:哼,我不告诉你!
此地无银三百两。
卫生间里,有人差点没晕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