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型加长加宽趋势应先主流后被抑制


近期讨论中国车市超越美国历史销量巅峰成为世界第一,这是不足为怪的,而且未来必然成为占据世界一半产量的绝对主流市场。目前的市场规模似乎很惊人的大,但未来必然超级强大,这是中国经济发展和特有的世界分工地位决定的。

我认为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世界地位应该从产品角度得到确认,而目前的针对中国的加长加宽车型推出太少,这体现出中国市场的世界地位没有充分重视。

同时我认为随着现有的加长加宽逐步成为趋势,中国乘用车需求也应该受到合理的引导。

 

一、加长加宽应该成为中国车市主流

中国偏好加大车型是根深蒂固的。消费者对加长加宽理念的偏好是一种固有的心理。加长设计,给国人带来的更多是一种自在的舒适感和身份地位的象征,因而受到许多消费者的欢迎。

在中国市场中,加长、加宽的车型为消费者创造出更舒适的内部空间,尤其是后排空间,这对现阶段中国消费者很适合。这首先是由于作为行政或者商务用车,长轴距带来大气的长车身,体现了轿车主任的地位和舒适性需求。高端车是消费的引导者,尤其是中国的官车具有无尚的崇高地位。

而且日韩人的身材,中国人的身材较更高大一些,需要更大一些的车型。其次是,我们还不能像欧美很多国家一样一个家庭几辆车,一辆车有时乘坐的人较多,作为家庭用车,后排的舒适性很有必要。

 

二、豪华车加长应该体现潮流

 

1、奥迪加长-巩固王者地位

目前的加长加宽以豪华车居多,这很不正常。奥迪的加长适应了中国商务用车需求,因此成为长久以来的霸主,甚至是A4这样的商务精英的私家用车也体现出加长的趋势,这是德国人重视中国需求的结果。

 

2、奔驰宝马也在跟进

而宝马、奔驰如果不认为这个趋势正确,他们肯定不会跟随奥迪去加长加宽,因为认同奥迪的做法就被奥迪牵着走,而不能快速回归王者地位。

 

3、丰田皇冠也在加长

高档车以德系车为主,丰田皇冠现在也强化中国的加长趋势,前期上市的国产新皇冠是在海外版的旗舰车型的基础上再度加长。

 

三、中高档车为何加长趋势不突出

1、中高档车的日系主导

中高档车是以日系主力厂家为主导,也就是丰田和本田是竞争主导着,其地位较稳固。德系车表现一般,帕萨特虽然销量高但毕竟老一些,而迈藤也是原汁原味的德国车。

日系车的特别选手是日产,其风格走欧洲线路,产品设计也是以大欺小,这充分符合中国需求特征,因而近期的天籁甚至个别月度成为中高级车领军,这也是体现中国消费需求特点。

 

2、中级车的群雄混战

中级车本来是以卡洛拉、速腾、福克斯、思域等为主导,07年前后这块高端市场适应了升级需求而超强发展,但08年以来的中级车出现混乱局面,既有轩逸的俯冲轰炸,也有马自达6的A+1=B 等宣传,近期又有购置税优惠等政策促使10万元中级车走强,这是高端的产品里不强的必然被边缘化的结果。

 

 3、日系小型车的突破效果较好

本来日系的优势在于中级和中高级,但其小型车的探索突破取得较好效果。当年的飞度三厢改为思迪,随后加长成为锋范,这个产品改善的增量效果很突出。当年的飞度三厢销量与飞度相近。,现在已经是飞度销量2倍以上。

 

四、世界车型中国卖-体现的是中国车市地位低

 近代以来中国处于洋人受欺负的状态,也养成崇洋媚外的特色。前期很少有尊重中国传统的车型被跨国集团专门设计,只要是欧美版或泰国版、台湾版,拿过来就必然成功,销量也不错。

奥迪是欧美市场的弱势豪华品牌,实现了针对中国的产品设计体系,在中国创立并保持了优势地位,其中国成功也是创新突破的结果。

而中高档和中档车的强者恒强,日系的领先地位还没有破局者,中国消费者没有受到应有的产品重视。

  

五、加长加宽趋势应该受到引导

1、中国特色首先要成为趋势

中国人喜欢的产品不是主流,被迫接受的海外版成为主导,这是不尊重中国市场的严重问题。而且其产品升级换代严重脱离中国实际,这是其严重的问题。

与加长加宽对应的是中国的价格体系复杂,日系很多企业都是一代车型通吃市场,这虽然形成强大的产品主导优势,但销量提升缓慢。本月的北京现代SUV 销量超越东风本田就是典型的俄呼与群狼战略的差异华结果。

 

 2、中国应该是引领世界的最具竞争力的市场

中国作为世界最大的市场,应该是跨国集团的中国版在中国卖,并引向世界,也就是针对中国的车型是世界的主导车型,中国是世界最大也是竞争最激烈的市场。

目前部分跨国集团没有做到这一点,已经吃亏,需要快速改进。类似丰田在江苏设立技术中心的斗心眼的做法,必然砸自己的牌子。

 

3、加长加宽应合理引导

而中国的资源和快速普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放纵加长加宽的趋势,因此跨国集团设计的中国版应该严格参照中国标准的上限而设计,这样的国内车市也能实现世界第一的产品技术和产品设计。这也有利于自主品牌的本土设计和市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