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七十四


道德经第七十四章原文如下: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希有不伤其手者矣。

读过多遍以后,渐渐地对这一段话的含义初步有了一点了解:

人民不畏惧死亡,怎能用死来吓唬他们。如果让人民真的畏惧死亡,对于为非作歹的人,我们就把他抓来杀掉。谁还敢为非作歹?经常有专管杀人的人去执行杀人的任务,也有代替专管杀人的人去杀人的,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头一样,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指头的。

民众当其基本生活条件能够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几乎个个怕死;民众当其基本生活条件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怕死的程度和与其生活条件得不到保证的程度同时下降;民众当其基本生活条件完全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几乎就没有人怕死了。

民众当其基本生活条件能够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为社会正常运转服务的法律中的死刑,对民众具有极大的威慑性,绝大多数的民众都不敢越雷池半步。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民众对于死刑所适用的犯罪行为都会避而远之。民众当其基本生活条件不能得到保证的情况下,为当时社会运转服务的法律中的死刑,对民众的威慑性大减,很多民众会为自己的生计在法律的临界点附近出招,即使对于死刑所适用的范围,也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民众当其生活基本条件完全得不到保证的情况下,为当时社会运转服务的法律中的死刑,其威慑性可以说已经降低到可怜的程度,很多民众会为自己的生计不畏当时法律的约束,铤而走险,为求生而战。

什么人是为奇者?什么人是为非作歹者?当民众中的绝大多数都能获得基本生活条件的满足时,为奇者是一小撮操持不成熟心态或精神病型心态对广大群众带来严重不安全的犯罪分子,为非作歹者是一小撮以黑恶手段对善良群体或个人实施严重危及安全的犯罪分子。当民众中只有少数能够获得基本生活条件的满足时,为奇者将包括很多甚至是操持次成熟心态和成熟心态的个体,为非作歹者的为非已变成了为“非”,作歹也变成了作“歹”。当民众中的绝大多数都不能获得基本生活条件的满足时,为奇者已是革命者,为“非”作“歹”,也已变成了揭竿而起。

在强国福民的政治环境中,民众的基本生活条件得到极大的满足,民众安居乐业,积极投入社会正常活动,投身科学,不断创新,改革开放,积极劳动,认真学习,在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创造中不断呈献新的业绩。民众们对生活充满着信心。在这样的境况中,为社会正常运转服务的法律中的死刑具有极大的威慑性,即使是一小撮操持不成熟心态或精神病型心态会给社会带来严重不安全的犯罪分子,也会裹足不前,望而却步。就是那一小撮妄想以黑恶手段对善良群体或个人实施严重危及安全的犯罪分子,也会蹑手蹑脚,乖乖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