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书》第十一讲 顺化第十一
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故圣人在上,以仁成万物,以义正万民。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之谓神。故天下之众,本在一人。道岂远乎哉!术岂多乎哉!
什么是“顺”?什么是“顺化”?在道家学说中就妙不可言。庄子常说“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而“化”是“造化”,是自然运行的必然,所以我们应该“顺化”,而不可能去“逆化”,不能去抗拒“造化”。顺而不化不行,逆而不化也不行,逆着去化也不行,要顺化,顺化就叫随顺自然,也叫随顺因缘。
“天,以阳生万物,以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上一次,我们学《易经》:“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乾以易知,坤以简能。”说的就是阳生万物,阴成万物,阳是主观,阴是客观,没有主观就没有客观,没有主观的能动性,客观事务就不能得到改造。也可以这样说,阳是能动性的,生万物,心生则种种法生。念头一动,一个策划出来了。在实践中必须先有图纸,后有楼房,不可能连图纸都没有就有楼房。
最初的图纸就在脑子里、在心里面,这个在中国的阴阳学里,叫阳生万物。包括中医中药,我们对阴阳的感觉,还要提升一下。阴成万物,阴,就是就是后得智的意思,就要在因缘之中。这个因缘,就是我们主观视线以外的的客观存在,通通称为阴。上次我说了,我是阳,你们都是阴,你是阳,我们大家都是阴,学《易经》的如果不懂这个,那不懂《易经》的,我就是阳,其他的都是阴,为什么?我是能,其他的都是所,只有我是主观,我之外的,相对于我来说都是客观,每个人应该要把这条吃牢,如果不把这条吃牢的话,我们永远在社会上就是盲聋哑。禅宗讲要开眼,要明心见性,你这条都弄不懂,这点基本功都没有,凭什么明心见性?老是被外边的环境拉着跑,被周围的环境忽悠了。所以,这条一定要吃准:我是阳,周围的都是阴,只有我是能,其他的都是我的所,这个在禅宗里叫牢居君位,正印全提就在这,这个是有传承的。临济宗的君臣五位,曹洞宗的君臣五位,从哪里来?讲君臣就是讲这个,并不是儒家讲的君臣。禅宗里讲君臣,在这就变成阴阳了,阳生万物,阴成万物,“生,仁也;成,义也。”
所以,在这一派的《易经》里,仁是阳,义是阴。义也有阴的成分,仁义都是一体的,仁为阳,义为阴,没有阴的方面来成,仁也藏在肚皮里没有人知道。仁得以释放出来,必须要通过义,但是,我们要看到义是属阴的,如果我们稍不留意,它就要走到另外一个方面去了。
“故圣人在上,以仁成万物,以义正万民。”圣人在上,圣人在紫禁城里,圣人当天子,处于权利的顶端。顶端是什么呢?“以仁成万物”。仁是什么呢?就是圣人搞的政策法令,这个政策法令,首先要上顺天心,下合民意,知时知宜。如果不知道时代的、具体的时节因缘,瞎指挥,象王莽变法的时候,要革西汉之命,要恢复均田制,要改革货币,要搞新汉字,搞均田,限豪强。西汉两百多年后,豪强兼并,很多老百姓都没土地了,他要抑强扶弱,把汉代的功勋家族都废掉,把他们的土地拿来分给老百姓,搞井田制,要恢复西周的政治制度,恢复西周的礼节。但谁都受不了,遇上几年灾荒,大家都去造反。
“以仁成万物”,这个仁并不是空洞的,哎呀,我慈悲呀,我心肠好呀,要让老百姓好起来呀,天天就访贫问苦,天天都跟群众打成一片,皇上都不当了。这都犯傻,在中国的传统政治里,就要知位而行,不能把这个位子颠倒了。所以“以仁成万物”,它是建立在政策法令的优秀上,这个优秀就是能够为整个社会怎样富起来,怎样让老百姓富起来,怎样让国家强起来,另外还有教化。富、强、教化,这三方面弄起来了,你这个皇上就当得好。所以,“以仁成万物”就在三个字上:富、强、教,教化教育,这个才能成万物,老百姓日子过得好,老百姓不仅吃饱饭了,国家强盛了,而且整个民族的素质,民族的教养都提升了。
所以,仁成万物,我们一定要知道以仁成万物。邓小平为什么了不起?他知道发展才是硬道理,要发展,让大家能吃饱饭,要发点财,一下把推行了二十多年的极左路线颠覆了。红色高棉为什么全世界唾弃它?它比文革的左倾得还要厉害,还要可怕。所有的城里的人,哪怕是小业主摆个地摊的,全部都要上山下乡,去农村里当农民被改造。一百万的金边城,三分之二都下乡,让农民进来,进来干嘛呢?没吃没住的,这样搞下去,很麻烦。所以说仁生万物,国家政策一定要认准一个仁。邓小平就是让一部分人富起来嘛:“不管白猫黑猫,抓到老鼠就是好猫。”“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不等于姓资,也可以姓社”就这么几句话,冲破了多少阻力,那个时候中国人的脑袋左得要命,上面许多人也不敢说这个话,只有邓小平敢说这个话,所以邓小平了不起,就是这么一句话,才有我们现在这三十年的局面。
光有仁还不成,还要“以义正万民”,什么叫“以义正万民”?用现在的话说,要搞好正面教育,用圣贤之道来教化民众。宣传都要多正面宣传,教育要多正面教育,不能让妖邪的那面成了社会的主流声音。圣贤之道对社会人心的阴暗面是批评的,敢于与之斗争的,并在这种批评和斗争中形成社会的正气,这就是“以义正万民”。所以,“以义正万民”,这个“义”就是“扶正祛邪”的宣传与教育。在我们社会生活中,应该主动用仁信忠恕,礼义廉耻来教育国民,特别是那些有权有位者。
我们那天在讲“易简”的道理:“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我们看这两句是不是很易简?首先让老百姓富起来,富起来才能强过,富起来才有条件办学校,富起来才能提高全民的素质,刚才讲到德国日本为什么强?它的全民素质在那里,所以,其他的事情都好办。
中国这么多年来教育就是跟不上,这些年尽管办了那么多大学,有那么多研究生、博士生。但是,怎么才能出拿诺贝尔奖金成果的人? “以仁成万物,以义正万民”,说起来简单,用起来不一样,何况很多当政者未必知道仁成万物,义正万民的道理。
“天道行而万物顺,圣德修而万民化。”什么是天道行?上次讲易经时讲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的道理。在《易经.贲卦》里还有一句话:“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变和化,一个是天,一个是地。天道顺,我们想想,从去年雪灾到地震,到今年,包括广州的天气,全国各地的今年的春天都不平凡,温度几起几落。半个月前,石家庄柏林禅寺的法师们跟我说:“冯老师,到我们这儿来吧,这两天天气好得不得了。”我一看这个天气预报,15-28度,哇,这个天气,可以去了,这两天一看,5——15度,这个天气,你怎么敢说话?大起大落,这个春天,没有平稳的。广州也是这样,前两天终于又暖和了,不会跌下去了,但是到了前天,又开始跌。这个天时,天道的运行,对于中国来说非常重要。为了解决耕地问题,近代围湖造田,毁林开荒,把牧变农,极大破坏了生态环境。
“圣德修而万民化”,当然,在现在这个时代,都是弱肉强食的强盗法则,要谈“圣德修”谈不上。欧洲的那一套人权,人本,好像是圣贤修的,但是,从欧洲的历史来看,哪怕是有法国大革命的《人权宣言》,美国的《宪法》,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都是从欧洲玩起来的嘛。
在当今的时代,要讲圣德修,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以基督教的教理为圣德吗?以伊斯兰教的教理为圣德吗?以佛教的教理为圣德吗?还是以儒家孔夫子的这一套为圣德吗?谁都说不清楚。你说要万民化,这个万民怎么化?这个呢,还是留给以后的思想家、政治家来谈。不过,在古代中国,圣德修那倒是挺明确的,就是“先王之道”,尧舜,汤武,沿着这条教化的大道走,当皇上的因循着这条路走,老百姓肯定是服从你的教化的。
“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莫知其然,之谓神。”这个是中国古代圣贤的理想,在人类的历史上,从来没有“大顺大化,不见其迹”,更谈不上“莫知其然”。这样的文治武功,永远都是一个理想境界,在中国历史上,只有文景之治的这个时代,前后也不过三十多年,有一点大顺大化的感觉。当皇上的不太料理下边的事,主要就是把官僚机器把国家机器掌控好就是了,老百姓要干什么要玩什么,随你的便,要做生意的就做生意,要搞发明的搞发明,要种田就种田,要读书就读书……国家纯粹是无为而治,让老百姓自生自灭繁衍生息,多生了几个小孩,国家给你补助,那个时候,人口少,国家才几百万人,需要的是人,有的是土地,庞大的帝国,经过了秦末的战争,北方的匈奴,经常骚扰,没有力量去与匈奴人作战,需要的就是修养,与民休息,让老百姓安家乐业,尽量少去骚扰老百姓,不给老百姓增加负担。中国政治最清明的时候只有这么几十年,但其中还有七国之乱,在汉景帝的时候,同姓诸侯王还来造反,好在时间不长,才几个月,就平定了,以后才有汉武帝的雄才大略,才有真正意义上强盛的汉帝国。“大顺大化,不见其迹”,在中国,只有文景之治的这么几十年,以后,皇上都是好大喜功的。在宋朝,当皇帝也是不太扰民,三百年的赵宋王朝,基本上还可以,国内的政治,基本上还没有扰民,还算是可以的。
“不见其迹,莫知其然,谓之神。”现在唯一可以比美这个的就是市场经济上那只“看不见的手”,政治上还是有一只看不见的手,这个手,是不是就是道呢?也未必敢说。因为政治上的这只看不见手,经常闯祸,经常把全世界的老百姓折腾得一塌糊涂。经济上的这只手也是搅得全世界不得安宁,现在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的经济危机,也很麻烦,怎样达到“大顺大化不见其迹”?这个只有束之高阁,让那些哲学家们政治家们去玩这些文字游戏政治游戏。谁能知道今年整个世界的经济的运行?谁能知道今年中国的经济运行,谁能知其然?没有一个人知其然,我们这些网上看,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都在开处方,很多处方都是相反的,有的说这样干好,有的说那样干好,总之都是一塌糊涂,各说各的,各说各的,在政治上经济上实际可操作的,又是谁呢?莫知其然。冥冥之中,有一个力量在运动着,这个就叫神,这个神就在冥冥之中啊。但是,是否能达到大顺大化?大不顺大不化也是不见其迹,也是谓之神,这个要看众生的福报,福报好,就是大顺大化,福报不好呢,地球就成了地狱了,就麻烦。
“故天下之众,本在一人。道岂远乎哉!术岂多乎哉!”在讲《易经》的时候,反复强调:“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那么,“天下之道,本在一人”,作为皇上而言,天下安危系于一身,他的喜怒哀乐直接影响到社会上的动向,他的好恶,他的举心动念,无不与整个社会有关系。在中国儒家的学说来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以修身为本”,都是修身为第一要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都本于一人。那么,要齐家,就是家长的事,要把企业搞好,那就是老板的事,在机关里,要弄得好,也是书记的事,这本在一人。中国是一把手说了算,从来都是这样。当然,如果一把手有德有智慧,仁德双修,那么,在他的圈子里,才能有福报。所以,我经常说,一个国家好不好,就要看皇上福报好不好?如果这个皇上福报好,老百姓好过,一个企业里要看老板的福报,如果老板福报好,职工起码基本工资有保障,一个家庭要看家长的福报,如果家长都是要饭的,他的老婆孩子还好过吗?这个就是一眼就可以知底,要看有些事就看领头人,家看家长,企业看老板,地方的看长官,中央的看皇上。
“道岂远乎哉!术岂多乎哉!”中国几千年,老百姓就盼一个真命天子,就盼皇上圣明。皇上圣明,都象唐太宗,都象宋仁宗,都象康熙乾隆皇帝这样就好,哪怕到了清末,都是老佛爷慈禧太后,慈禧太后还在世的时候,不管怎么折腾,大清帝国还是一统天下,老佛爷慈禧太后去世才三年,就天下大变,整个国家局面谁也掌控不了,一直折腾了三十八年,终于又有毛来统一天下。“道岂远乎哉!”道不远,就在我们眼下,就在我们面前,道和我们没有多远,我们不要到远处去求道,道就是仁义礼智信,我们把这个做好了,就有道了。“术岂多乎哉!”并不是说我们学这样术那样术,并不是这样斗争策略,那样斗争策略。治国之术不多,也是仁义礼智信,牢牢地把这五条把握好,好好地去实施,好好地对内改造自己,对外影响环境改造环境,那么,这个道也不远,术也不多,就可以够用了。术,不外乎阴阳两端,在《道德经》里就是这样,知雄守雌,知白守黑,就这个术,多简单啊。一切法术,不外乎阴阳两途,阳就是体制,是宪法及从属于宪法的种种公布的法令。阴就是策略,策略可以延伸无穷,但是,归根到底都是阴。阳就是体制,是宪法,是光明和公开公正的,这个大家应认真去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