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指标审计表格化管见


 
 
 
 
 
经济指标审计表格化管见
 
         ——介绍一种经济指标审计考究表
 
                               高级审计师    张政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工具的使用,必能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笔者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摸索出一种经济指标表格化的审计方法——经济指标课题化审计逻辑结构考究表模(以下简称考究表),供参考。
该考究表从横向看,分为基础数据采集区、逻辑数据推导区、重点指标筛选暨审计课题拟定区。从纵向看,可以视情况将各项指标归纳分类为规模分析指标,如财政收入或支出增长率等;结构分析指标,如财政收入或支出结构,预算调整比率等;资金使用效果分析指标,指某专项资金投入使用后一定时期内的相关质量变化指标,如空气中二氧化硫降低率,粮食亩产增长率等。对上述指标中的任何一项,又依据比较分析的需要,分为“横向对比与纵向对比”两大栏目,来满足财政审计的深层次剖析。在比较中不仅可比出差距、潜(压)力、干劲;而且可比出创新智慧、动力、自信;更可比出异常、变化、“猫腻”,为审计质量奠基。
在财政审计工作中,通过预先设计科学而完备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并使其表格化,不仅可以发现传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的违规违纪问题,而且还可以揭露财政收支规模变化以及结构上的不合理,揭露财政资金使用决策的不科学以及使用效益的不高远,揭露财政投入不经济以及投入产出结果的不匹配,揭露预算编制不科学以及预算调整过频过滥等现代绩效审计方面的问题。
因此我们在审计方案中,选择使用现在已有的,或者凭借经验设计出更新、更符合实际的且与时俱进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来充实完善该考究表就成为财政审计实践与探索的关键。如果我们的审计老手能把经验开发为象数学公式一样好用的工具性表格,“传帮带”给审计新手并使之发扬光大,那么,我们就不怕我们的审计工作摆脱不了传统思维方法的束缚,就不怕在开展绩效审计时无从下手,就不怕现场审计结束后写不出有情况、有数字、有分析、有建议的高质量审计报告,就不怕在监督中突出不了“服务”这个灵魂。
       下附经济指标课题化审计逻辑结构考究表(模)。
 

经济指标课题化审计逻辑结构考究表(模)
被审单位:                          年度:
经济指标名称
基础数据采集区
逻辑数据推导区
审计课题拟定区
公式构成
当期实际值
目标参照值
实际与目标差距
差距升降幅度区间(百分点﹪)
比例示意图(柱形图、饼图)
逐项筛选重点关注指标
确定重点审计内容
拟定调研课题及其方案
绝对值(±)
相对值(±)
5﹪以下
10﹪以下
20﹪以下
20﹪以上
财务指标或其它指标
A指标
 
 
横向同行比
国内同行
先进值
 
 
 
 
 
 
 
 
 
 
 
平均值
 
 
 
 
 
 
 
 
 
国际同行
先进值
 
 
 
 
 
 
 
 
 
平均值
 
 
 
 
 
 
 
 
 
纵向历史比
与自己比
前一期
 
 
 
 
 
 
 
 
 
典型期
 
 
 
 
 
 
 
 
 
与同行比
近似期
 
 
 
 
 
 
 
 
 
典型期
 
 
 
 
 
 
 
 
 
B指标
 
 
 
 
 
 
 
 
 
 
 
 
 
 
 
 
 
 
 
 
 
 
 
 
 
 
 
 
 
 
 
 
 
 
编制:                   主审:                  编制日期: